東北網哈爾濱4月13日電 項目能不能上馬,要看是否影響環境,是否能造成環境污染。近日,在哈爾濱市投資的一個千萬元大項目,因生產過程中會對地下水體造成嚴重污染,日前被市環保部門『一票否決』。據悉,2004年至今,哈爾濱市因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結果遇『紅燈』而未能立項的大項目已有27個。
根據國家法律和產業政策規定,帶有影響環境的落後工藝、設備的項目,是不允許批准建設的,要由環境保護部門『一票否決』。哈爾濱市環保部門嚴格執行政策、嚴格把關。一家投資額上千萬元的冷凍廠,擬在道裡區建設每天屠宰能力為6萬只雞的加工企業。在報審環保部門過程中,由於其廠址沒有下排水管線,而企業產生的污水有機物含量又過高,可能對環境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使得該企業的廢物排放成了問題。按照政策要求,該企業生產加工中產生的加工廢物必須集中處理,廢物儲存需要進行防滲處理,而後自行運輸到指定地點進行環保處理,處理成本相當高,該企業無力長期支橕。市環保部門當即決定,對這個加工項目叫停,並積極促使該企業轉而從事其他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生產項目。投資額1000多萬元的某連鎖洗車廣場,在哈爾濱市選擇了6個場址,其中有兩個位於道裡區居民院內。市環保部門按照《城市居民居住環境保護條例》中不許在居民居住區內開辦產生噪聲污染項目的規定,對這兩個選址亮出『紅牌』,將這兩個洗車場『請』出了道裡區。
據悉,2004年以來,市區內通過環評的項目達224個。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