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苗立傑:要求只簽一年合同 我本人也樂意接受挑戰
2005-04-16 17:52:04 來源:華商網  作者:李文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華商網消息:4月2日晚上,苗立傑在進行完緊張的訓練後,與記者一起談起了她的籃球生涯。從接觸籃球到即將到來的WNBA之行,從對自己籃球生涯幫助最大的二哥到國家隊的隊友,從與薩克拉門托君主合同中的細節到未來的打算……看起來,這位國家隊中的大姐大對於她的即將到來的異國生活充滿了憧憬。

  二哥是我的啟蒙老師

  《重慶時報》:很多球迷都是從你1997年入選國家隊後纔開始了解你的,但對你之前的經歷並不了解。

  苗立傑:我出生在東北一個很普通的家庭,我在1980年出生時家裡已經有了一個姐姐和兩個哥哥。家裡人口多,我一直由哥哥姐姐照顧,也許正因為是哥姐對我比較溺愛,據媽媽後來跟我說,我小時候非常淘氣,沒有閑下來的時候,走起路來不是踢石頭就是跳著抓樹枝,一雙自家做的布鞋幾天就穿壞。我想後來走上運動員這條路可能與小時候特別愛動不無關系。

  《重慶時報》:你是怎麼開始喜歡上籃球的呢?

  苗立傑:我二哥苗立濱也是個籃球運動員,由於要照顧我,出去打籃球的時候他經常帶上我一起,耳濡目染,我也就開始喜歡上了籃球運動。後來經常與他打對抗,說是打對抗其實就是他帶著我玩。

  那時候,我經常要出早操,與二哥比帶球過人,對抗快要結束的時候,還要加賽一次投籃。我的性格比較倔強,任何時候都不會甘心認輸,很多次與二哥對抗失敗,我都會對媽媽說,不打敗二哥就不回家吃飯。

  《重慶時報》:那都不是正規的訓練吧,什麼時候開始正規的訓練呢?

  苗立傑:我在11歲時離家接受正規籃球訓練,也可以說是從那時開始了我的籃球生涯,因為以前打籃球只能說是興趣使然。但我那個時候的條件很一般,大家都不是很看好。由於身體單薄,我就在別人訓練結束後自己加練,主要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像長跑、蹲舉杠鈴、臂力鍛煉都是我加練的項目。可以說,正是我在二哥身邊養成的不服輸的勁頭彌補了身體的不足。由於練得特別苦,媽媽看著我很心疼,為了我哭了很多次,我要是不好好努力,就對不起媽媽的眼淚了。

  《重慶時報》:國家隊是每一個運動員的夢想,你是什麼時候開始代表國家隊比賽的?

  苗立傑:我正式進入國家隊是在1996年,但事實上,我在1994年時就代表國家隊參加過比賽了。那時我14歲,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亞洲中學生女子籃球錦標賽。我在那次比賽中表現不錯,球隊獲得了冠軍,我也獲得了最有價值球員稱號。

  從那次比賽中,我纔時常被媒體提起,當時有媒體還說我是『中國女籃的一顆新星』,有的媒體還稱我『打球凶猛、果斷、聰明』。我是在1996年進入的國家青年隊,一年後又順利進入國家隊。

  《重慶時報》:大多成功的球員都與其教練密不可分,對於你來說誰是發現你的伯樂?

  苗立傑:真正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我的二哥。要是說教練的話,我覺得每一個帶過我的教練都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伯樂,我永遠不會忘記蘇紅偉、姜作之、馬躍南、宮魯鳴等教練,因為自己條件不是太好,是他們對我傾心傾力的教導,我纔有機會走到這一步的。

  我一度想到了退役

  《重慶時報》:你只有24歲,但卻已經代表國家隊征戰了7年,在這7年中有過什麼最難忘的經歷嗎?

  苗立傑: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的時候吧!中國女籃在兩奪世界亞軍之後,有過一段小的低潮,韓國與日本也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崛起,中國女籃不但失去了世界亞軍的位置,而且在亞洲也被日韓兩國超過。

  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肩負著重新崛起重任的中國女籃隊員團結一心,一路過關斬將一直打到中韓決戰。決賽時,我們每個球員都斗志高昂,但韓國人也打得非常強硬。比賽進行到第三節時,我在與對手爭奪籃板球時,被對手重重撞飛到場地邊的廣告牌上,當時肩膀簡直是疼痛難忍,我大概在地上躺了2分鍾的樣子纔被扶了下去。但是我不能退出比賽啊,一方面我是隊中的主力得分手,另一方面,我是隊長,我要是下場了很容易影響隊友的情緒。第四節我上場時,感覺我們隊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對手也可能沒有想到我還會上場,最後我們一鼓作氣奪取了亞運會女籃這塊久違的金牌。後來我纔知道,我受傷的時候,在家看電視的媽媽都哭了。

  《重慶時報》:我們知道你牢牢佔據了國家隊核心的地位,那麼你的籃球生涯有過挫折嗎?

  苗立傑:我的籃球生涯算是比較順利的了。1999年的亞洲錦標賽上,中國隊只是獲得了歷屆成績最差的第四名,痛失悉尼奧運會的參賽權,是我最大的一次挫折。當時這個打擊對只有19歲的我來說太大了,不知道以後的目標是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練球。這種失落的心情一直在伴隨著我,我一度想到了退役,訓練也不像以前那樣積極。這種狀況直到父親跟我的一次談話後,纔調整過來。也就是從那時之後,我纔開始更從容地面對比賽。

  《重慶時報》:大家知道你很爽朗,有沒有難過甚至哭泣的時候?

  苗立傑:有啊,太多了,小時候打球輸給二哥後,經常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長大後,雖然哭的時候少了,但有幾次還是讓我記憶猶新。

  奪得亞錦賽冠軍的時候,喜極而涕;2000年帶領黑龍江女籃殺入甲級,也流過開心的淚水。悲傷的時候也哭,大多在2003年,當時我的腰傷時而發作,訓練難以進行下去時候,就會傷心得哭起來,但哭過了還得訓練。其實我的性格雖然好強,內心深處有時還是很脆弱的。

  主動要求只簽一年合同

  《重慶時報》:談談即將到來的WN鄄BA吧,薩克拉門托君主隊是什麼時候跟你接觸的?

  苗立傑:在去年NBA中國賽時,雙方就有了一定的接觸。當時我與球隊的領導專門飛到北京,一是為了觀看NBA中國賽,二是為球隊引進外援。後來很自然地就與他們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接觸。

  當時我心裡沒有底,畢竟WNBA是世界上最好的女籃聯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適應那裡的環境。WNBA球員個個都特點明顯,身體硬朗,而且不是投籃准、就是突破好,總有一兩招看家本領。但是後來一想,也許我的身體條件不如他們,但我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亞洲球員的靈巧和細膩,所以挑戰最高水平聯賽的想法戰勝了猶豫不決的心態,最後我還是決定去闖一下。

  《重慶時報》:可以透露一下合同的內容嗎?你們簽了幾年?

  苗立傑:這個不能說,不過可以告訴你我簽的是一年合同。一年合同是我自己要求的,我想給自己壓力,時時刻刻不能讓自己放松下來。另外一方面,如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內生存,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本人也樂意接受挑戰。況且如果我的實力足夠打WNBA了,不管是簽了幾年的合同,他們都會認可你,還會給你續簽合同的。我就是要求自己時刻處於一種危機感中,這樣纔能激發出自身的能量。

  《重慶時報》:美國那邊的情況熟悉嗎?現在有沒有經常學習英語?

  苗立傑:並不是很熟悉,但我有老朋友在那裡,她就是原來黑龍江的外援、現在君主隊助理教練莫妮卡。莫妮卡在WCBA效力的兩年期間,我們是隊友,而且在隊中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至於英語,我倒沒有刻意地學習,學習語言要靠環境的,我相信到了美國後,英語自然會好起來的。不過之前,我從莫妮卡那裡學會了不少籃球場上的英語術語,對WNBA和君主隊也有些了解,我有啥困難就找她了。

  《重慶時報》:祝你一路順風。

  苗立傑:謝謝,我會盡最大努力展現自己,把在美國學習的東西帶給中國女籃,這也是我去美國打球的夢想。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