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4月19日電 當人們突發疾病時,救護車承載著人們的希望和生命,只有專業的救護車纔能保持較高的安全系數。然而,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人竟打起了院前急救和患者轉院的主意。他們隨意把社會車輛當成救護車,不顧患者的安危,爭搶患者。他們的存在,攪亂了救護正常的業務,威脅著患者的安全。
近日,記者對此現象進行了暗訪。
拆車座面包車變身『救護車』
4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門診。記者以同伴需要轉院為由,來到停車場找車。一些面包車的側面、後面貼著深色的防爆膜,看不到裡面的情形。記者以患者朋友的身份,上前詢問。一司機見有人敲車窗,便打開門。『有病人能不能拉一趟?』『上哪兒?』果然是一輛黑車。『去某某醫院。』『行,來吧。』『多少錢?』『給十五吧。』『你這車能躺著嗎?』『得躺著啊?啥病啊?』『腿骨折了。』『行,把座放下就行啊。』『得來人抬一下,有沒有擔架?』『這可沒有,你得把人送過來。』記者轉了一圈,發現有三輛面包車都稱可以拉活。
第二天,記者再次來到醫大二院。記者在交停車費時,讓看車的婦女幫助聯系。看車的婦女說:『我得給你聯系一下,不然他不一定敢拉,現在有查的。』這個婦女把電話撥通後交給記者,裡面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從二院到通鄉商店多少錢?』『50元最低了。』『多長時間到啊?』『我在道裡,得15分鍾。』看車婦女說,有時候他們明明在院裡也這麼說,怕被抓住。不一會記者見到了來救護的破舊面包車,車裡除了一個用門板做的簡易擔架外,什麼救護措施也沒有。
黑車聯系活得有內部人
黑車是怎樣聯系業務的?記者聯系到一對曾經開過黑車的李姓兄弟,從他們口中得到答案。
一般來說,開黑車的人大多會聯系一些護士,靠她們聯系患者家屬,招攬生意,賺的主要是送客的錢。沒有『內線』的黑車,只能靠自己混到病房發名片找活,像醫大二院前那種『守株待兔』的也有。至於醫院的車就好辦了,護士自然首先想到自家人。他們做這個生意已經三年了,現在有了一些固定的關系。平時一天有兩三份活,除去養車錢,一天能剩個百十來塊。他們也不總是在一個地方,年前醫大一院二院患者多,就在這兩家醫院附近。趕上冬天下雪後,骨傷科醫院的生意就會好一些,就上骨傷科醫院。
『做這個不好乾。』李氏兄弟感嘆,因為不是合法生意,得十分小心。有時候,『同行』還會因生意大打出手,有時甚至有不法勢力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