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電 日前,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與省人事廳聯合組成課題組,開展了《黑龍江省離退休科技人纔資源及開發對策研究》的專題調研。結果顯示,我省離退休專業技術、黨政與管理人纔約有70萬,是一支不可低估的人纔隊伍。
而另一項調查顯示,我省人纔嚴重缺乏:一是人纔總量不足,二是人纔結構性短缺比較突出,三是35歲到45歲黃金年齡段的專業技術人員流失比重大,四是新增人纔資源不足。
我省離退休科技人員,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培養的本科及大中專畢業生,相當一部分科技人員掌握流利的俄語。目前,我省開展中俄經濟及科技合作,亟需懂專業知識又掌握外語的專門人纔,尤其在目前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各項事業中,他們更是『物美價廉』的人纔資源。老科技工作者在發揮自身優勢、補充我省人纔資源的不足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事實上,在我省各行各業,仍活躍著一大批離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不在其位卻仍謀其事,為我省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服務。
去年,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地的老科協分別圍繞農村專業化生產、農產品加工、油田建設等問題開展調研,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建議,被政府有關部門采納。齊齊哈爾市老科協農業專家服務站的20多位專家,在農村推廣應用生物菌肥已達56萬畝,不僅建立了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還成立了綠色食品配送中心,使農業增收5600多萬元。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成為老科技工作者們心頭一份沈甸甸的責任。在哈師大附中,省老科協科普講師團宣講的馬祖光獻身科研的事跡感動、激勵著學生們。一年來,全省各級老科協組織科普報告會128場次,聽講人數達1.63萬人次。
關於老科技人纔的使用與開發,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在前不久召開的省老科協三屆二次理事(擴大)會議上,記者獲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中組部等八部委《關於進一步發揮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作用的意見》,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的意見。我省有關部門也在積極為老科技工作者釋放餘熱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