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首批納入試點的單位包括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和省外事辦三個部門,共涉及非稅收入項目40類。年底前將在省衛生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工商局、省人事廳和省人防辦五個部門推廣。
日前,黑龍江省省級非稅收入收繳改革正式啟動,首批納入試點的單位包括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和省外事辦三個部門,共涉及非稅收入項目40類。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在法治社會進程中重築財綱、規范政府用錢行為的一項重大舉動。
的確,財政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說政府『錢袋子』進出行為的不規范較為明顯地存在於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生活之中。此次實行『單位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模式的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目的就是從源頭治腐。
非稅收入收繳改革應時而動
『現行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方式影響了部門預算、綜合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改革的深化,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規范的政府收入體系不相適應。』日前,省財政廳廳長李繼純談起現行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方式感覺十分沈重。
據介紹,現行的非稅收入收繳主要由各級執收執罰單位通過收入過渡賬戶層層分散進行,這種收繳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其弊端十分明顯。比如非稅收入繳入財政國庫和預算外專戶的時間延滯;執收執罰單位截留坐支、擠佔挪用、私設『小金庫』;擅自擴大或降低收費標准;自立收費罰沒項目;預算內收入轉為預算外收入;不按照財政批准的預算外收支預算執行等等。
『無論從非稅收入在政府收入中所處地位,還是從提昇管理手段、遏制違紀違法問題、規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源頭治理腐敗的角度來看,對非稅收入實行以「單位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為模式的制度改革意義十分重大。』李繼純如是說。
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可以簡單概括為建立以統一的非稅收入票據為源頭,以代收銀行為橋梁,以財政對非稅收入的綜合管理為核心,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構架『單位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模式。據了解,省政府已經下定決心改革現行的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此次省級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已經被列入省政府2005年重點工作之一。
實施票據『智能化』改革
目前的收費罰沒票據共計32類逾百個品種,由於財政部門管理的手段落後,無法實現對每張票據進行有效的全過程監管,票款不符、使用非法票據亂收費、亂罰款等違紀違法問題時有發生。
票據是非稅收入管理的源頭,為了在源頭上把關,在這次改革中我省將用《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取代現行大部分收費罰沒票據應對非稅收入票據進行改革,改革後的收費、罰沒票據與人民銀行批准的《黑龍江省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實行二票合一。財政部門通過計算機網絡管理,實現對執收執罰單位已使用票據的即時核銷,真正實現票據源頭管理的作用。
先行試點穩步推開
據了解,黑龍江省的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采取分步實施的辦法,即:先行試點,在總結經驗、完善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逐步在全省范圍內推開。目前,省裡確定首批試點單位包括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和省外事辦三個部門,共涉及非稅收入項目40類。其中,省公安廳收費項目21類,罰沒項目6類;省司法廳收費項目8類;省外事辦收費項目5類。首批納入新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的非稅收入項目9類。其中,省公安廳收費項目5類、罰沒項目1類;省司法廳收費項目1類;省外事辦收費項目2類。
據悉,目前省級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是將三個試點部門的部分非稅收入項目納入新的收繳管理系統,對於三家試點部門未納入非稅收繳管理系統的非稅收入項目,將在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再陸續納入收繳改革的范圍。在對新系統運行情況以及試點單位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工作進行總結驗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力爭年底前在省衛生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工商局、省人事廳和省人防辦五個部門實行『單位開票、銀行代收』的新非稅收入收繳模式。
鏈接
非稅收入
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利、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准公共服務取得並用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
比如:護照工本費、居民身份證工本費、賀駛員考試費、機動車輛管理費、簽證費都是非稅收入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