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高雅藝術活動能否與冰雪相結合,成為哈爾濱冰雪產業的一部分,讓游客觀冰賞雪之餘,能看到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冰上藝術表演———這個話題曾經作為本版大型系列報道《強冰雪產業促龍江振興》的一個問題被提出來。3月1日,省雜技團團長關心民就該話題接受黑龍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在與法方洽談,將建立一個股份制合作的『冰上雜技團』。日前,黑龍江省冰上雜技舞蹈團在哈爾濱成立,這是全國首家冰上雜技表演藝術團體。
記者近日深入該團,探尋冰上雜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法方有意中方積極
黑龍江省開發冰上雜技的想法由來已久。1992年,美國一馬戲團曾輾轉聯系上省雜技團,尋求開展合作。後來對方因故擱置此事。當時,由於省雜技團人力、物力、財力的不足,冰上轉碟、冰上舞中幡、冰上花盤等節目設想只能束之高閣。
2004年8月,機遇最終促成了冰上雜技的誕生。當時,省雜技團團長關心民赴沈陽參加慶典。其間,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處一秘向他透露:法國一公司欲在中國尋找冰上雜技合作伙伴。法方將包銷節目,並有可能投資。
『這兩條信息特別吸引我。而我們有冰雪優勢,人纔更不用說了,節目生產沒有問題。』關心民當時就很感興趣。
返回哈爾濱後,關心民與一民營企業溝通。當時,雙方正合作舉辦某明星的哈爾濱演唱會。老總表示,也有意投資冰上雜技項目。這更堅定了關心民的信心。
中法雙方迅速接洽。當時,俄羅斯超級冰上香格裡拉在法演出。對方邀請關心民前往觀摩洽談。看完俄羅斯的高水准表演,關心民表示:『如果中方搞冰上雜技,身高、體質不如俄羅斯,但我們演員有東方美;中方雜技功底深厚,在難度系數上肯定超過俄羅斯!』
法國歐洲演出公司聽罷,表示有信心,約定今年3月末4月初訪華。
中方生產法方銷售
回國後,關心民迅速派人去河南河北招聘30名演員———年齡要求在16歲左右,均經過4年以上訓練。這些人同時帶來14個節目。
3月初,這些演員來到哈爾濱,並在八區冰球館上冰訓練。『他們表現出超常的平衡能力,第一周正滑,第二周倒滑,到了第三周,花盤、繩技等上冰,甚至能側手翻。』小演員們在冰上迅速成長。
法方如期而來。中方的速度令他們很驚訝。總經理阿蘭先生表示,雖然可能被跟風,但首創是最優秀的。
談判中,雙方約定,2007年11月在法公演;2006年11月,在華預演。雙方采取項目投資方式,總投資各出一半。中方負責人纔、管理、訓練和音樂制作;法方不參與管理,但負責市場銷售、燈光、服裝設計等,買斷2006年11月之後的節目全球經銷權,演出及版權收入各半。此外,法方負責演出節目的總體創意、編導,其人員將於8、9月來華。雙方約定,節目風格要中西合璧,既要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又要迎合歐美觀眾的口味。節目由法方創意策劃後,由中方創作,再由法方修改。雙方均不得與其它公司合作。
由此,雙方各出所有,各取所需,皆大歡喜。談判中,幾乎沒出現爭論焦點。伴隨著冰雪與雜技的聯姻,一場跨國『婚姻』同時上演。
國內預演歐美巡演
據介紹,雙方一致同意,中西合璧的節目首先在國內演出,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逐步完善。在法國演出時,務求形成轟動效應。他們的演出路線預定為:沿巴黎周邊城市———沿法國周邊國家———南美、北美、亞洲。
據介紹,2006年11月,該團的首場演出很可能定在哈爾濱。同時,可能邀請我省退役花樣滑冰運動員參加演出。
編後
本版系列報道《強冰雪產業促龍江振興》,曾經探討過如何讓冰雪藝術融入冰雪產業,多位文娛新聞界人士曾建議,是否可以開發冰上芭蕾、冰上二人轉、冰上雜技等冰上藝術表演形式,這不僅僅是在冰雪旅游市場競爭硝煙四起的情況下,可以獨樹一幟佔得先機,同時也為我省冰雪產業鏈條扣上了一環。現如今,我們欣喜地看到,省冰上雜技舞蹈團的成立邁出了嘗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