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國外注冊商標國內加工 業內人士:別被這些『世界名牌』蒙了
2005-04-27 08:52:5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葉 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4月27日電 一些在商場裡銷售的號稱『世界名牌』的服裝,在『原產國』卻根本不見蹤影,記者調查揭開其中內幕:原來是有『聰明人』在國外注冊個商標,然後回到國內建廠加工,如此炮制出來的服裝就成了『世界名牌』。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別被這些『世界名牌』蒙了。

  日前,記者在哈爾濱道裡區和南崗區的幾家大商場看到,一家連著一家的服裝品牌專櫃有90%以上在經營國外知名品牌服裝。但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這些國外品牌服裝中,一部分是『傍名牌』的假名牌;一部分是在國外注冊品牌後在國內生產的,消費者要分清其是否是真正的國外名牌,以免花了大價錢卻買了『假名牌』。

  『傍名牌』大行其道

  消費者李先生說,他想購買品牌服裝時都是選擇到大商場裡的品牌服裝專櫃,他相信品牌專櫃的東西應該是真貨。然而,近日他在購買名牌時卻陷入了困惑。『皮爾·卡丹』本是世界知名服裝品牌,然而李先生卻在商場裡看到了該品牌的飾品,甚至電話機,這讓李先生不得不懷疑這些產品跟真正的『皮爾·卡丹』有何關系。

  業內人士介紹,這是一種『傍名牌』現象。『傍名牌』的另一種表現是一些國內企業在BOSS、華倫天奴這樣的知名品牌上加上不同的前綴、後綴,在不同的國家注冊,克隆出一個新的品牌。這樣的品牌與真正的BOSS、華倫天奴根本就不是一個品牌,也不是一個企業生產的,致使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搞清到底哪一家是正宗。一個當年曾代理過『華倫天奴』品牌的經銷商透露,兩年前,國內市場上克隆『華倫天奴』的注冊商標一度高達200多個。

  哈爾濱知識產權局專利服務中心副研究員張學敏說,現在有一定規模的商家,已經不再玩那種把別人商標直接貼在自己產品上的假冒名牌,而是采用克隆名牌的辦法,鑽商標法的空子,取得合法的地位。

  據市工商局商標管理處一位姓李的同志介紹,盡管這些克隆的『世界名牌』都擁有自己的合法身份,但其中很多品牌都沒有在世界知識產權國際組織———馬德裡國際商標注冊組織進行注冊,像這樣的克隆品牌在我國是合法的,但在國際上根本得不到承認。而在店鋪名稱上刻意突出『意大利名牌』、『法國名牌』的做法,明顯是在誤導消費者。

  『造名牌』蒙人不淺

  業內人士還介紹了另一種品牌誤導現象。目前,一些商場內銷售的『威利』、『博倫』、『迪柯尼』、『聖古馳』、『喬治白』、『愛繆絲』、『法獅龍』、『聖大保羅』、『匡威』等品牌服裝,無不刻意標明是外國名牌。然而,消費者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商品卡上所標注的產地多集中在廣東、上海等地。

  雖然在賣力介紹所謂國外品牌,但記者問及產地時,營業員也直言不諱:『是在國內生產的。』那麼,為什麼國內的服裝被叫賣成了國際品牌?得到的回答多是,『這服裝是在意大利注冊了品牌後,回到國內生產的』。

  一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說,其實,有些在哈爾濱市場上銷售的世界名牌是哈爾濱的經營者先在國外注冊商標,然後跑到南方城市注冊公司,最後回到哈爾濱生產的。如此,由一些『聰明人』一手炮制出的『世界名牌』當然在所在國找不到蹤影。

  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些品牌大都是在利用消費者普遍認為外國品牌服裝在做工和質量上要優於國產服裝的心理,利用在國外注冊的品牌抬高身價。這些由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外國名牌』,做工和質量同國內品牌相差無幾,但價格比國內品牌至少高出一倍以上。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