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7日電 早就聽說富裕縣有個奶業協會,加入協會的會員在養牛過程中遇到難題都可以請奶業協會幫忙解決。4月18日,記者在富裕縣友誼鄉采訪時,正好趕上協會的『畜牧110』到臨富村為奶牛看病。
原來,村裡養牛戶馮志彬家的奶牛下犢後得了子宮炎,請村防疫站的獸醫看了幾次都沒有效果,可是奶牛的病不等人,情急之下,馮志斌想起了縣裡的『畜牧110』。這一次去現場出診的是縣獸醫院的院長李萬河,李院長給牛看過病,下了方,並當場點上滴。眼看著奶牛有救了,馮志彬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了。緊接著,村裡的養牛戶們就把李院長和服務車團團圍住。有要求入會的,還有的是請院長也給自己家的奶牛看看病。李院長告訴記者,自從今年春天,奶業協會配備了這臺服務車後,奶農們對這種現場服務的方式非常歡迎。他們自己形容就是『每次一進村就出不來了。』
除了給奶牛看病,奶業協會還可以協調企業和奶農之間的關系。去年年底,友誼鄉關地房子村的20名奶農到縣政府告狀,告他們的龍頭企業『光明』向奶農攤派銷售飼料,一頭牛一個月強行扣一袋飼料款。縣信訪辦把材料轉給了奶業協會。協會經過兩次現場調查後,將『光明』的有關人員和奶農代表請到一起,經過協調,企業同意將農民不認賬的部分全部退款。最終,20名奶農拿到了4000元退款,帶頭上訪的奶農當即回家殺雞、炒菜,非要請協會的人到家裡喝酒。采訪中記者感到,富裕縣的奶農對這個辦實事的協會都很認可。協會的『畜牧110』每天都會接到不少奶農打來的電話,反映他們的難心事兒。
今年,奶業協會還獲得了國家農業部給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示范項目資金20萬元。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協會一方面提高了奶農的組織化程度,成為了奶農的主心骨,代言人。另一面他們還密切聯系當地龍頭企業『光明』的奶源部,積極為企業服務。最近,他們就接到『光明』的通知,反映縣內6家個體奶站的鮮奶質量下降。針對這一現象,奶業協會准備請縣技術監督局配合,到這些奶站取樣調查。
目前,協會工作人員的工資全由縣財政支付,根據富裕縣給奶業協會制定的扶持政策,協會人員的開支、費用在6年後將全部自理。那麼,6年後,協會將如何運行呢?協會秘書長崔國學說,根據現在的計劃,他們想把未來的奶業協會辦成一個實體組織,其一是設立綜合服務站,提高對奶牛的飼養管理水平,把銷售獸藥和飼料的連鎖店辦到鄉下、辦到村上。其二是環繞著奶站興建管理先進的奶牛小區。『當然,實現這些想法還需要時間,不過現在大伙可都是躊躇滿志,希望能給全縣2萬多養牛戶多做點兒實事!』
·鏈接·
截至2004年底,全省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達4825個,帶動農戶43.47萬戶。其中,由各級供銷社領辦的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已經突破3000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為廣大農民提供信息、技術、諮詢、立項、維權、訂單銷售、勞務輸出等服務,使廣大農民會員切實體會到了加入農合組織的好處,同時也為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