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祿在大慶市調研社區建設工作時強調把加強社區建設提昇到應有的高度來認識
東北網4月27日電(李晶琳 記者單志華) 省政協主席王巨祿26日至27日在大慶市就社區建設情況進行調研。他指出,要把加強社區建設,提昇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高度來認識;提昇到進一步全面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堅持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提昇到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來認識。
在省政協副主席歐陽吟、遲建福,秘書長白樹清和大慶市委、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同志的陪同下,王巨祿一行先後來到大慶市福利家園、利民苑小區、薩爾圖區北晨社區、讓胡路區乘風街道東湖第四社區、龍南社區衛生服務站、西賓街道長青第二社區、龍南街道旭園社區、龍鳳區石油分站社區、上林社區進行視察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大慶市社區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王巨祿在座談會上指出,加強社區建設,首先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就不會有一個自覺的行動。要深刻理解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我們現在研究加強社區建設,目的就是進一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這也是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黨的十六大後,黨中央一再強調,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五個統籌』,『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民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十分擁護。中央從政治的高度、大局的高度,提出的這一系列重要思想,已經日益深入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是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的一個戰略性構想。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重大發展,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省委、省政府一直強調,要把全面加強社區建設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認真抓好。這是切實體現省委、省政府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在社區建設研究中透視到的社會問題,也充分說明了中央決策的正確。
王巨祿強調,加強社區建設,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有利於提高群眾的消費水平,拉動經濟的增長,抓社區建設與抓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不能簡單地把社區建設僅僅看成是社會穩定的事,而應該從經濟規律上來認識社區建設。否則,就不會自覺地來進行投入、抓好社區建設。加強社區建設,從政治上講是保持社會穩定問題,從群眾生活來講是改善提高問題,從經濟角度講是促進發展問題。不能把社區建設僅僅看成是民政部門的事、社區居民委員會的事。要確保經濟協調、健康發展,就必須注重改善群眾的生活狀況和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注重社會弱勢群體應有社會保障的落實。如果偏重生產性支出,輕視公共產品的生產、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福利事業的保障,就會形成一個畸形發展的社會狀態,經濟就不能持續、健康發展,政治就不能安定。為此,加強社區建設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辦好社會公共福利事業,提高公共事業的服務質量,重視公共事業產品的生產;同時注意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大力興辦社區第三產業。
王巨祿指出,在加強社區建設方面,大慶市委、市政府在思想認識上站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實際行動上有了一定的工作力度,特別是有政府預算的投入,有整合社會資源和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性政策,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大慶的經驗告訴我們,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的基本思路,要遵循如下三條原則:一是要善於用改革和發展的思路來搞好社區建設。不能用傳統的思路搞社區建設,因為現在社區建設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創新我們的工作思路。二是要善於運用行政、經濟兩種手段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搞好社區的基礎設施和載體建設。既要用行政的手段,又要用市場的手段、經濟的手段來整合包括政府資源在內的各方面的資源,加速、完善社區的基礎設施和載體建設。三是要根據居民委員會自治的原則,發揚民主,協商搞好社區建設。
王巨祿指出,從總體上講,加強社區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健康的需求。加強社區建設,主要應該搞好如下兩個方面的社區服務:一方面是搞好公益性服務,對弱勢群體、對政府規定的救助對象應有的保障,必須使其切實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是搞好經營性服務,遵循經濟規律,使這方面的服務產業不斷興旺發達,生機勃勃。
王巨祿強調,加強社區建設,要努力實現『三個促進』。一是促進居民生活環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二是促進安定團結,理順群眾情緒,化解社會矛盾,協調各方關系;三是促進社區經濟發展,特別是第三產業的發展。要保證這些工作完成,應該解決好三個關鍵性問題:一是理順體制,劃清職能;二是抓好社區乾部隊伍建設,發揮好社區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三是發揚民主,把社區居民對公共事務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切實體現出來。涉及到多數人的公益性建設,要充分征求群眾意見,避免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