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電(記者 杜麗華) 在先進性教育分析評議階段,牡丹江市各基層黨組織堅持開門搞教育,通過設立意見箱、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認真梳理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邊議邊改,突出實效,真正做到教育、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民心如砣,民意如秤。牡丹江市交通局黨委在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時,發現一些出租車經營者對市區『黑車』非法運營和異地營運現象較為不滿。針對這一問題,交通局經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後開展了客運市場專項治理整頓活動。設立24小時有人值班的舉報電話,確保投訴、社會監督線路的暢通。全員出動,分兵把守在市區經常出入違法違規車輛的五個重點區域,死看死守。經過一個月的整頓,市區共查處非法經營車輛3臺,異地經營21臺,處理其它違規車輛11臺,罰款金額3.9-萬元,有力地淨化了道路客運市場秩序。
在先進性教育分析評議階段,牡丹江市環衛處號召黨員開展『四比四看』活動,即對比黨員標准具體要求,看先鋒模范作用是否發揮;對比崗位職責和群眾要求,看服務意識是否到位;對比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看工作落實是否紮實,作風是否轉變;對比正反典型,看思想覺悟是否提高。4月4日,環衛系統的200名黨員全部出動,在文化廣場面對面地征求群眾對市區環境衛生的意見。旁邊兩輛垃圾清運車隨時待命,准備趕往現場清運垃圾。在現場,有市民反映自家小區內有一車棚,它的棚頂上堆滿了居民從樓上丟下來的垃圾,不僅影響環境美觀,而且還散發臭味。還有居民反映小區的物業收了20年的物業管理費,可垃圾無人清運。對於群眾反映可以及時解決的當天辦結,個別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與相關部門協調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牡丹江市農委針對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市場熱、農民熱,但兩頭卻難以對接的情況,組織人員到北京勞務市場進行考察,搜集用工信息。在北京,市農委工作人員本著對農民負責的態度,經多方考察,選中了一家待遇較好的用工單位,然後將其請到牡丹江勞務輸出力度相對薄弱的縣市,向有輸出意願的農民介紹用工信息和用工待遇。雙方對接成功後,市農委組織欲外出打工人員進行了培訓。4月15日,牡丹江100多名農村勞動力踏上了去北京的外出打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