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黑龍江大學學子網上花『錢』『競買』老師
2005-05-08 09:05: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史延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8日電 結束了『五一』長假,從今天開始,64門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共303名授課教師將被『掛』在黑龍江大學的選課網上,由兩萬餘名學生采用積分競買的方式,為即將到來的夏季學期和秋季學期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發展的課程和授課教師。掛牌選課這種『透明』的選課方式的推行,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更大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的空間,同時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教師投入到教學的積極性。學校:這是一個『多贏』的改革

  去年12月,黑龍江大學首先在2004級本科專業中進行了掛牌選課試點工作,34門課程、162位教師參加了首次掛牌選課。掛牌選課制即每門課程確定兩名以上主講教師,學校將每位老師的自然信息及科研信息都公布在選課網上,學生可以根據任課教師的情況及自己對任課教師的了解,挑選適合自己的任課教師。

  『開展掛牌選課,目的不是為了淘汰老師,而是為了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給學生更多的個性發展的空間。』談到掛牌選課,黑龍江大學副校長丁立群首先更正了很多人的錯誤認識。他說,掛牌選課是與學分制、人纔培養目標相匹配的一種教學改革,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個性化、創新化人纔。黑龍江大學於1994年率先在黑龍江省高校實行學分制改革,讓學生逐步實現了可以跨學院、跨專業、甚至跨年級來選課,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課程資源。此次掛牌選課,一門課有幾位老師來講,每位老師各有各的講課風格和教學方法,這就更加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形成。對於部分公共必修課(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法律基礎等),學校還實行滾動開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安排,在學業導師的指導下,因時制宜,在自己認為合適的學期選擇此類課程。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試點,丁副校長認為,掛牌選課制度的開展取得的是『多贏』的效果:對學生來說,增加了學生選課自由度,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空間;對教師來說,將競爭機制引入教學,有利於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對學校來說,一方面將有利於良好教風、學風的進一步形成,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另一方面則有利於貫徹因材施教方針,提高人纔培養質量,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能力。學生:花掉『1000塊錢』不容易

  掛牌選課實行的是積分競買方法,選課系統在每學期會自動分配給每名學生1000積分作虛擬貨幣,在保證本專業學生優先選擇的基礎上,學生在選課時所用積分的多少決定他能否選上該課程。比如,某位老師的某門課程只收30名學生,那麼給該老師投入積分最多的前30人將可『入圍』這位老師的課堂。

  掛牌選課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選擇的空間,讓他們可以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的時間,開拓視野,甚至跨院系結識更多的朋友,因此受到了學生的一致歡迎。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04級學生張宇博說,學生們都喜歡講課有發散性、知識含量高、有獨特見解的老師。以前,學生是被動的,碰上什麼樣的老師都得認,現在,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當然,喜歡睡懶覺的同學由此也獲得了可以不選擇早上第一節課就上課的機會。

  對學生們來說,這1000積分就是1000『塊錢』,如何花好這些『錢』對他們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選課過程長達一個多月,在選課日期截止前,學生可以隨時調配自己投入的積分,追加積分或撤回積分,因此,積分榜裡的排序每天都在變化,大家必須時時關注自己的排名,生怕被擠出名額外。一下課,許多同學就衝到電子閱覽室去看自己的排名,有時上著計算機課,同學們也請老師給他們十分鍾,讓他們到選課網看看自己的排名情況,調整一下積分投入。選課的競爭非常激烈,一門日語課,一位同學投入了950分都沒有排在第一位。有的同學在某門課上投入了400多分都沒有『入圍』。

  選課剛開始時,頭一次面對這麼多選擇,許多學生有些茫然,也不太知道珍惜積分,像撒芝麻鹽一樣到處亂投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高年級同學看法的左右。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選擇,尤其是在兩周的試聽後,同學們都變得越來越理智,以對自己負責的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和老師。同時,學業導師也在選課上給了同學們很多有益的指導。老師:有了史無前例的危機感

  相比學生的皆大歡喜,老師們則感覺壓力巨大。信息與計算中心的吳華洋老師說,學生在選課過程中,老師是看不到自己所得的積分情況的,因為不知道學生是從哪個出發點考慮來選擇老師,因此每位老師心裡都沒底。特別是一些年輕老師因為在學生中知名度低、科研成果少,在掛牌選課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盡管目前掛牌選課並沒有與教師淘汰制聯系在一起,但原則上如果選這位教師的學生不超過10個人,這門課就不能開,一旦出現這樣的結果,這會讓老師們覺得臉面上很不好過。『當了三十年的老師,我還是第一次有如此強烈的競爭感和危機感。』一位老師的話代表了所有老師的心聲。

  雖然掛牌選課的結果還沒有與老師的收入和職稱等完全掛鉤,學校也給了落選老師換課程或整改提高的機會,但丁立群副校長表示,並不排除以後有老師會因連續多次落選而被淘汰出教學隊伍的可能,這是改革必須承受的陣痛。對於掛牌選課,老師們用壓力與動力並存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個性化教學在給學生個性化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給了老師們展現個人魅力、發揮個人纔智的舞臺,老師們將其看作是學術能否得到認可的一件大事。在掛牌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們淋漓盡致地發揮,讓選課的同學不僅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掌握為人治學的方法。吳華洋老師說,同學們把積分投給自己,是對自己的信任,作為老師,必須對得起同學的信任。因此,實行掛牌選課,將競爭機制引入教學,對教師是挑戰也是機遇。每位教師都會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將最精彩的課程呈現給學生,激發了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