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富錦:一條鐵路線活了小口岸
2005-05-09 13:21: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叢興雲 高永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9日電 富錦口岸是對外貿易『老大』,福前鐵路公司乃鐵路運輸『老大』,過去兩個『老大』認為同行是冤家,爭飯掐架,兩敗俱傷。如今握手言和,成為黃金搭檔,兩家都活了,邊貿也火了。富錦口岸客流不息,貨滿為『患』。明水期口岸過貨完成18.53萬噸,實現貿易額1346萬美元,分別比歷史最高水平增長15.1%和50.2%。口岸過貨量列全省第五位。福前鐵路公司也創造了驕人的營銷業績,實現運營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6000多萬元。

  口岸和鐵路兩家長期以來老死不相往來。上世紀90年代後期,黑龍江省口岸過貨競爭進入了白熱化程度。綏芬河、同江等口岸依托地緣優勢在松花江下游堵截進出口貨源,哈爾濱、佳木斯等大口岸依靠其規模優勢吸引貨源,既無區位優勢又無規模優勢的富錦口岸逐漸『門庭冷落車馬稀』,年過貨量僅維持在幾千噸左右。與此同時,隨著糧食、煤炭市場一度走向低迷,作為三江平原糧食、燃料運輸主渠道的福前鐵路也面臨貨源缺乏的困境。於是,共同的出發點使兩家放下架子,一拍即合。

  冤家聚頭成『巨頭』。將鐵路、水路『捆綁經營』的攜手創業,使該市口岸經濟和鐵路運輸業飛速發展壯大。

  一條鐵路線,活了小口岸。江鐵聯運的一條龍服務,使富錦口岸的陸路運輸在周邊市縣口岸中一枝獨秀,不僅免除了原來在其它口岸過貨的客商倒運貨物之勞苦,而且使進出口貨物的運輸成本平均每噸降低50 60元人民幣。各路客商紛至沓來,使原本寂寞的富錦口岸車水馬龍。去年全年完成貨物裝車4698節,運輸貨物32萬噸。目前,富錦港的建設改造已躋身於我省交通廳『十五』發展規劃,計劃投資1000萬元建成年吞吐量20萬噸的現代化港口。

  口岸過貨量的快速增長,也讓吃不飽肚子的福前公司效益缽滿盆盈,使鐵路公司影響力大幅提昇。過去,福前鐵路僅覆蓋福利屯至前進鎮沿線,偏處一隅,默默無聞。而今,通過口岸這個橋頭堡,業務發展實現了南北並進,兩翼齊飛。向北,發展觸角已跨出國門,成為中俄貿易的重要大通道。向南,代運業務向全國各地延伸。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