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9日電(李華虹 張遠航 記者杜筱) 近日,哈爾濱醫大附屬二院成功為一名剛出生不到6小時的溶血病嬰兒進行了全身大換血,避免了該患兒發生黃疸和貧血等危及生命癥狀的發生,挽救了該患兒的生命。
家住遜克縣的楊女士在即將分娩時入住當地醫院化驗時發現,楊女士的血型為極罕見Rh陰性,其丈夫為Rh陽性,夫妻二人血型不合,其新生兒極有可能產生溶血,如果產生新生兒溶血且治療不及時,患兒極易出現黃疸和貧血等危及生命的癥狀。
為了保住這個孩子,楊女士緊急來到哈醫大二院,入院不足4個小時即分娩。寶寶剛一出生被明確診斷為新生兒溶血病。兒內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一切以挽救患兒為出發點,在血庫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了該患兒的同型配血。兒內科主任姚笠教授帶領一組專家在嬰兒出生後6個小時內打破傳統的臍靜脈換血的方式,利用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的方式為患兒進行全身換血400ml,這樣既大大降低了患兒的感染幾率,也使患兒損傷減小,挽救了該患兒的生命。目前,該患兒已健康出院。
據姚主任介紹,新生兒溶血病是由於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能相合,媽媽血中的紅細胞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寶寶的身體後就粘在寶寶的紅細胞上,導致寶寶的紅細胞損壞,醫學上稱溶血。如果新生兒溶血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極易出現黃疸和膽紅素腦病,常常危及寶寶生命,即使給予全力救治,絕大多數也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癥。有些家長認為黃疸很多新生兒寶寶都有,不必大驚小怪。其實,新生兒一旦出現黃疸,一定要諮詢醫生,明確新生兒黃疸原因,若是生理性或母乳性黃疸是會自己好的,但若是溶血病引起的黃疸,則不能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