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0日電 日前,記者在齊齊哈爾一次偶然的采訪中,聽到了『孤島女教師』曲鳳琴這個名字,也被後來采訪到的曲鳳琴的事跡深深感動了。
在烏裕河畔不足3平方公裡的孤島小村———趙凱村,在這個如同與世隔絕的小村莊裡,趙凱村小學校是村裡惟一一座磚瓦房。小學校的窗戶沒有玻璃,2扇窗戶釘著塑料布。記者進入了不足十平方米的教室,十個學生分三組背向而坐,前後兩塊黑板,分別寫著三個年級的課程內容,這裡就是曲鳳琴教書育人的天地。
小島來了曲老師
1987年5月,年僅23歲的曲鳳琴從吉林應聘到趙凱村,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她坐了3個小時的船來到孤島時,天已擦黑兒,學校兩間土房搖搖欲墜,書桌破爛不堪。見到此景,滿腔熱忱的曲鳳琴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她動搖了。村民見到一籌莫展的曲鳳琴,心裡由熱變涼:『本鄉本土的男老師都熬不住,人家城裡長大的姑娘,能受得住這苦嗎?』村委會主任說:『孩子,這裡苦哇,後悔還來得及,不會怪你的。』
曲鳳琴來到這裡後,25名失學兒童和家長整天跟著她問這問那,看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睛,一張張稚氣的臉,她暗暗下定了獻身孤島教育的決心。
兩間搖搖欲墜土房,隨時倒塌。要開課,首先修校捨。她每天帶著十多歲大的學生,像燕子壘窩似的打土坯,修校捨。她和學生的雙手磨出了血泡,裂出了一道道口子。村民感動了,放下家裡的活兒,齊心協力把校捨修好。
開學那天,小島沸騰了,如同過年一樣,男女老少自發聚到學校。村委會主任流著淚說:『孩子們,你們今天能上學,多虧了曲老師啊!』說著,向曲鳳琴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師,您別走了
曲鳳琴講述了難忘的1996年10月25日。這一天,她去鄉裡開會順便購買復習資料,當時正值秋冬交替期,蘆葦沼澤的冰還沒有凍實,她踩到薄冰掉入冰水裡,冰水刺骨,心在收縮,雙腿麻木。夜裡回到家時,整整趟了6個小時的冰水。
那一夜,她失眠了。一個年青女人,蝸居在孤島十幾年,不知道什麼叫流行,選擇了一個讓男人都懼怕的惡劣環境,對個女人來說太殘酷了。於是,她想走。
孩子們知道曲老師要離開孤島的消息後,小手扯著曲老師,含著眼淚讓她回學校一趟。她來到教室,見到孩子們趴在桌子上抹眼淚。她的心顫抖了,她看到桌子上的新鋼筆和一張寫了字的紙:『老師,您一定要走嗎?您這一走,又沒有人教我們了,我們多想上學呀!這是同學們花錢買的鋼筆,它代表我們的心,無論您走到哪裡,我們的心都跟著您。』
曲鳳琴淚流滿面,轉過身來,黑板上的大字跳入眼簾:『老師,留下吧!』此時,孩子們一聲聲哽咽地喊:『老師,別走了!』曲鳳琴在黑板上揮筆寫下:『立志教育紮根孤島』。孩子們跑過來,他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媽媽,你愛我嗎
由於冬季的教室冷得像冰窖,為了不讓學生們挨凍,曲鳳琴把大鐵鍋倒扣在火爐上,這樣散熱面積增大了好多。徐婷同學有著涼就上廁所的毛病,曲鳳琴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她把磚放在爐子上烤,烤熱了墊在孩子們的腳底下,涼了就換,時間一長,果然見效。徐婷的媽媽說:『曲老師比我這當媽的強,我想不到的事,她都做到了。』
19年來,曲鳳琴在趙凱村送走了80多名學生。她任教送走的第一個畢業班的成績在全鄉名列第一,以後年年居鄉裡前列。
曲鳳琴有兩個女兒,為了不分散工作精力,她將出生不久的大女兒寄養在吉林老家。小女兒留在她身邊,在關照學生和女兒的矛盾中,她一次次把愛獻給了學生。
一次上課時,曲鳳琴把年幼的女兒放在門外。女兒困了,就在牆根兒草地上睡。島上蚊子在女兒的身上叮了好多包,癢了,女兒就用小手拼命抓,抓得潰瘍生瘡。
丈夫橕船帶著女兒到鄉裡看病,醫生看到孩子全身都是包問道:『孩子有媽沒有?』有時,女兒也問,『媽媽,你愛我嗎?』曲鳳琴對女兒說,『不是媽媽不疼你,只因太多的孩子需要媽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