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進外圍洞之後 洞內頗為寬敞 涼風習習 空氣新鮮。 |
![]() |
溶洞外圍洞口 坡度陡峭、碎石較多。 |
![]() |
目前所能見的洞內岩石多為石灰岩。 |
![]() |
當這小洞口的岩石被清理乾淨後 就可見溶洞內的另一番景致了。 |
東北網哈爾濱5月12日電 11日艷陽高照,幾經輾轉,在齊齊哈爾市龍江縣距離縣城47公裡的濟沁河鄉雙龍山西北坡海拔454米的地方,記者終於走進了我省首座喀斯特溶洞。
順著洞口向下走,坡度陡峭,由於山體開鑿炸開的岩石掉落地面,碎石很多。1500餘平方米的洞內涼風習習。6盞用發電機發電的碘鎢燈把洞內照亮。但記者在洞內還未見到傳說中的鍾乳石。據龍江縣旅游局人員介紹,此處溶洞發現於1995年,是當地群眾在采石時放炮發現的。當時縣文物部門和地質部門對洞口進行了初步清理踏查,但是考慮到安全因素,並未進行開發就查封住了洞口。現在經過10餘年的采石作業,洞內尚有填入的碎石3000立方米。因此,現在人們所能進入的地方僅為溶洞外圍。
據悉,在1995年踏查時,經過地質人員初步測量得知溶洞縱深300多米,最寬處近20米,最高處約6米。溶洞規模較大,局部有積水。洞壁上分布著許多石乳、石幔、石筍、石花、石珊瑚等,更多的是局部象形溶岩,好似人物、動物、植物,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立體畫卷。溶洞中還發現多處分支小洞、洞中套洞、洞上有洞、洞下藏洞;洞中空氣清新,溫度適宜,濕度較大。經調查該喀斯特溶洞發育於二疊系(距今約2.5到2.85億年)。
近年來,隨著我省旅游熱的昇溫,當地有關部門一直考慮對該溶洞進行旅游開發。今年該縣文物部門再次請來了有關地質專家和省市旅游部門的相關人士對溶洞進行調研踏查。
在實地了解溶洞情況後,專家們紛紛表示此洞很有開發價值,在遼寧本溪有水洞,在龍江再開發一處旱地游覽的溶洞就太好了。他們准備就相關事項作進一步立項調研。當地文體部門的負責同志說,在溶洞周邊20公裡范圍內還有水庫、漂流、古代金長城遺址等旅游項目,發展的潛力很大。目前已有開發商投資8萬多元在清理洞口的碎石,開闢道路。
但當地的農民對此也表示了自己的懮慮。他們說要是能靠這個洞搞旅游是挺好。只是周圍在開山炸石,每天一炸山,很遠的地方都能感覺到,要是溶洞因此受到影響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