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電 農墾紅興隆分局將2005年作為農業標准化達標年,使職工種地有了首席專家負責。
今年,農墾紅興隆分局為全面落實農業標准化建設,啟動了農業標准化達標年活動。以『四全』抓落實,第一是『全作物』的農業生產標准,各種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第二是『全面積』農業生產標准,按照優勢區域布局,各類積溫帶,實施『六大制度』;第三是『全過程』農業生產標准化,針對各生產環節,在種、管、收過程中達到的技術操作標准;第四是『全方位』農業生產標准,在產前對環境管理設計,產中生產投入品標准和生產技術規程,產後收獲、貯運、包裝、加工等全方位的生產標准,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產品商品率。
為保證今年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完成,這個分局將強力推進四個組織建設。一是強力推進現代化家庭農場等建設,其中重點推進旱田1500畝,水田150畝以上的規模家庭農場建設,使之成為自有資金、自有機械、自有技術、自主經營的現代化家庭農場。二是強力推進專業協會等中介組織,重點做好大麥、甜菜、水稻、南瓜、植保協會和機械制造與管理協會。每個協會設會長一名。三是強力推進首席專家負責制,負責制定專業生產技術方案和高標准示范區及高產攻關,解決生產栽培中的疑難問題的解答、指導、協調和督辦。各類作物設首席專家一名,植保、種子各設首席專家一名。四是強力推進旱田灌溉服務組織,各農場都要積極探索節水灌溉服務協作組織,以增強農業生產抗旱能力,確保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和效益。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