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白鴿展翅沈哈 真情放飛和平
2005-05-17 06:50:4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7日電 題:白鴿展翅沈哈真情放飛和平

  張素梅

  為何選擇沈陽放飛

  沈陽,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地,相信每一位中國人都會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派人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一段路軌,誣指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借口,開始了一系列的侵略活動,至1932年2月5日佔領哈爾濱時,日本已將東北地區全部置於掌控之中。

  今天的沈陽市,將那段屈辱的歷史化為警醒後人的烙印:『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就坐落於當年日軍發動侵略戰爭的地方;1991年,『九一八』事變60周年之際,沈陽市樹起殘歷碑,碑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巨大的石雕臺歷永遠停留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這一天。

  在《新晚報》、《沈陽晚報》聯動的『放飛和平』信鴿活動中,哈爾濱萬羽信鴿將在沈陽郊縣放飛,沈陽也將組織數千羽信鴿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前放飛。兩者遙相呼應,共同銘刻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鴿子靠什麼辨別回家路

  『信鴿千裡飛歸老巢,不是光憑主觀願望就能達到的。』省信鴿協會常務副主席劉清武說,信鴿歸巢是憑著生理中的某一特有機能。

  據介紹,世界各地許多生物學家和養鴿專家,對信鴿具有從千裡以外的異鄉飛回老家的本事,做過大量的課題研究,並提出諸如『太陽導航說』、『地磁導航說』等多種論說,目前比較一致的認識是,鴿子是靠磁場辨別方向的。

  據了解,有人做過一次試驗,在一只500公裡級信鴿賽中獲獎的鴿子頭部掛一小塊磁鐵,在距其家不遠處放飛,結果這只鴿子竟找不到回家的路,失蹤了。可見磁鐵乾擾了鴿子體內的磁場,使其迷航。

  影響鴿子歸巢有哪些因素

  據專家介紹,天氣及人為因素,會對鴿子的歸巢有很大影響。

  國家信鴿競賽規則要求放飛地『有霧待晴,有雨待停』。除風向、陰天、雨天、風沙天氣對鴿子的歸巢有影響外,科研資料表明,太陽黑子爆炸、地震等災害性天氣對鴿子歸巢乾擾更大,因為它破壞了地球磁場,同時也乾擾了鴿子體內的磁場。

  除此之外,人為破壞因素也是影響鴿子歸巢的重要原因。據劉清武介紹,信鴿非常聰明,為避免高空氣流的阻力,一般都是貼著大地低空飛行,這就給一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機,過去是用獵槍打信鴿,現在是張網捕鴿,一張張奪命網橫在鴿子的歸巢沿途,有的捕網竟高達50米,寬達三四百米甚至五百米,使鴿子深受其害。

  如何保持比賽公正公平

  為保證本次活動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組委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5月19日13時開始集鴿時,每只鴿子腿上都將粘貼帶有密碼的軟環,由鴿子主人填寫競翔單。在集鴿過程中,組委會將隨時抽查鴿子的足環號。

  19日17時許,集鴿完畢,車隊將向沈陽進發。20日晨,在沈陽郊縣穩籠約2個小時,在清晨7時許,統一開籠放飛。

  鴿子歸巢後,主人將撥打16868222聲訊臺,報告軟環密碼、棚號、年號、足環號,排出名次。對到達的前10名鴿子,組委會將組織有關專家到場驗棚。

  養鴿子的益處有哪些

  的確,鴿子承載著人們追求和平的渴望,鴿子是和平的象征,也是人們生活中的伙伴。

  在鴿友眼中,養鴿子有百益而無一害,他們將鴿子當朋友、當孩子,身心愉悅地陶醉其中。

  哈爾濱興濱鐵藝加工廠廠長欒瑞岩,既是位企業家,又是位養鴿愛好者,平時與一幫鴿友相互交流經驗,總結出養鴿對人身健康有三大裨益:

  其一,淘冶情操,有益健康。在平時放飛訓練中,因一些鴿子常偷懶不願起飛,鴿友們就拍巴掌為其鼓勁加油,鴿子禁不住三拍兩拍,振翅翱翔,當看到鴿子展翅,誰能說鴿友們不是放飛一個對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祝願呢?這個過程本身既淘冶了性格和情操,又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其二,抬頭遙望,不得頸椎病。誰聽說哪位鴿友得了頸椎病?頸椎病在鴿友中的發病率少之又少,因盼鴿子歸家,平日沒事兒就往天上望啊望,頭部自覺不自覺地時常處於運動狀態,頸椎病是不會找上門來的。

  其三,鍛煉毅力和耐力。鴿子參加比賽,主人估計鴿子快要歸巢時,就會在家門口癡癡地瞭望,有的一等就是幾小時,直至日落(鴿子在天黑時一般不飛行,會選擇它認為的安全地帶休息)。第二天天剛亮又爬起來,照舊望啊望,直到等到鴿子歸家。這項『體力活兒』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毅力和耐力。

  鴿友們每天定時喂養鴿子,打掃鴿捨也是風雨無阻,『因牽掛鴿子,男人「歸巢率」比鴿子歸巢率還高。』許多鴿友這樣說。盡管這有玩笑成分,但足見鴿友們對鴿子的熱愛。尤其是當鴿子千裡歸來,甚至帶著傷不顧艱難險阻回歸家門時,鴿友們的那種心情,用言語難以形容,正像鄭緒嵐在歌中唱的那樣:『我的心永遠伴隨著你,風雨不迷航……』

  把鴿子作為世界和平的象征,並為世公認當始於著名畫家畢加索。

  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佔了法國首都巴黎。畢加索的鄰居米什老人的孫子,一個喜歡養鴿的孩子,被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扔到了樓下,慘死在街頭,匪徒還用刺刀把他鴿籠裡的鴿子全部挑死。悲痛欲絕的老人手捧一只鮮血淋漓的鴿子,敲開畢加索的家請求為他畫一只鴿子,以紀念慘遭殺害的孫子。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只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只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放飛和平』大型公益性信鴿活動的主辦單位———哈爾濱市委宣傳部,承辦單位———《新晚報》、《沈陽晚報》、哈爾濱貴恩名人賽鴿俱樂部,都希望借此活動,讓人們銘記戰爭帶給我國和世界人民的巨大創傷,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並努力建設我們的國家,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次活動自發起之日起就得到廣大市民的積極支持,就在大家紛紛稱贊這是一次影響重大、意義深遠的活動。與此同時,有關信鴿的一些常識性問題也成為關注熱點,有關專家對此給予解答。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