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7日電 每年的科技活動周,是『科普』二字集中出現的時候,此時全國各地都在做著同樣的一件事———集中宣傳科普。但要讓科學技術惠及子孫後代,一周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科普工作是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黑龍江省自1996年建立科普聯席會議制度以來,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密切配合,成員單位團結合作,優勢集成,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推動了黑龍江省科普事業的發展。
『三下鄉』成服務『三農』名牌
服務『三農』,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幫助農民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始終是黑龍江省科普工作的重點。省科技廳、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農委等部門每年都動員和組織省內涉農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開展農村適用技術諮詢、技術培訓和指導,並組織精心策劃了一批以服務『三農』為主的具有特色的農村科技活動。每年有近萬名科技人員投身到科技支農的生產第一線,幫助廣大農民解決了許多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文化廳、省衛生廳牽頭,十幾個部門緊密配合,在每年冬季開展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已成為黑龍江省服務『三農』的名牌活動。
集中示范科技周成盛大科技節日
從2001年開始,國務院批准在每年5月第三周作為科技活動周。黑龍江省聯合省科普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在全省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連續4年『科技在我身邊』、『科技創造未來』、『依靠科學戰勝非典』、『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等主題鮮明的科普活動,為黑龍江省公眾提供了豐盛的科普套餐。去年,黑龍江省和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舉辦了『科技列車龍江行活動』,邀請全國著名農業專家40多名,在黑龍江省十二縣市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送科技下鄉活動,並為黑龍江省農村贈送了價值100餘萬元的物資。今年的科技周更是精彩紛呈,專家進直播間、大篷車進社區等活動讓百姓感到科技就在身邊。
命名科普基地整合資源
如何能讓青少年群體得到更廣泛的科普教育,黑龍江省開展了黑龍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命名工作,目前已有哈爾濱青少年活動中心、省科技館和紮龍自然保護區等單位,分別被命名為國家和省級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其中國家命名的6家,黑龍江省命名的18家。通過命名科普基地整合了黑龍江省可利用科普資源,並通過政策引導,使科普基地在開展科普宣傳和科普教育中樹立正確服務理念,提高了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