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跨江交通何時暢通
2005-05-19 14:02:4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19日電 『五一』長假,太陽島成了市民休閑的好去處。可恰逢公路大橋在『五一』期間局部修補,使得住在道裡區的黃先生一家的過江之旅變成了蝸行。『修路鋪橋是好事,可9點到了橋下,11點半還沒上橋,過了松花江公路大橋一看表,12點了。』領著外地親友到太陽島上看看的黃先生,一提起這件事,就覺得不舒服:這麼大的哈爾濱,為啥過江的主要通道只有一座公路大橋呢?

  住在友誼路上的韓志文先生每天開著私家車到江北某高校上班,因為松花江公路大橋上發生一起追尾事故,平時只需要20分鍾就能到單位,竟然走了4個小時。『還上啥班呀,到了單位連午飯都錯過了。』令韓先生不能接受的是,自去年5月到現在,因為松花江公路大橋經常堵車,遲到和晚歸的次數超過了30次。『現在,要是一個月順順當當地按點到單位,我反而覺得不正常了。』韓先生對公路大橋的堵車有點習以為常了。『在松花江公路大橋和濱北橋之間,要是再建幾座過江大橋該有多好。』百姓在對松花江公路大橋時常堵車而牢騷滿腹的同時,期待著過江不便的現狀能在短時間內發生大的改變。

  過江:松花江南北天塹何時變通途

  為配合哈市『開發松北,兩岸繁榮』的城市發展戰略,松北新區的開發勢在必行,但過江的路卻成了瓶頸。

  目前,哈爾濱越江交通設施主要有四處:松花江公路大橋、濱北公鐵兩用橋、濱洲鐵路橋、四方臺西斜拉大橋。四方臺斜拉大橋是哈爾濱環城高速路的過江大橋,對市區內市民和車輛從江南到江北的過江交通發揮不了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江南入口在瓦盆窯收費口和機場高速路上,江北出口在哈大高速路收費站的出口,有類似弓弦的直路過江,自然很少有車輛繞遠走類似弓背的弧形路,況且還要交費。濱洲鐵路橋是一座火車通行的跨江橋,如此就只剩下松花江公路大橋和濱北公鐵兩用橋可供市民通行。其中,濱北橋橋面較窄,通行能力有限,承擔的交通量也很小;松花江公路大橋承擔著近80%%的越江交通量,高峰時交通壓力很大。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遠期松北新區規劃城市建設用地120平方公裡,規劃人口100萬人,遠期高峰每小時跨江交通量將增高8倍。哈市政府行政辦公中心已經在松北投入使用,冰雪大世界的永久選址已經鎖定松北,哈師大、哈商大已經紮根松北,相當於老道外江南總面積的太陽島風景區已露出新顏,呼蘭區利民開發區已漸成規模,哈大齊工業走廊即將付諸實施,這些跨江發展的藍圖急需強有力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便捷過江交通體系的支持。現在已經不堪重負的松花江公路大橋,必然難當大任。

  規劃:近遠期再建6條過江橋和隧道

  要想富,先修路;要發展,先建橋。『發展松北,交通必須堅持功能建設先行,實施基礎設施工程,加快建設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城市。』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劉景星認為,交通在發展中佔據首當其衝的地位。

  日前,哈市城市規劃局俞濱洋博士在談到過江通道問題時也表示,現有過江通道已經難以滿足市民往來松花江南北兩岸的交通需要,但在不遠的將來,哈市將在現有的四處交通設施的基礎上,規劃新增6處越江交通設施,其中包括兩條軌道線路和一處建設中的西四環跨江橋。屆時,哈爾濱松花江兩岸將有10條過江交通渠道,這其中包括江橋、隧道和輕軌等方式。

  城建:啟動道外二十道街公路大橋

  今年年初,哈市城建部門描繪了年內基礎設施的舉措,其中包括啟動一項松花江過江大橋或過江隧道工程,同時完成202國道改造和世茂大道二期工程,保證松北、呼蘭大規模開發需要。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的最新信息是年內有望啟動道外二十道街松花江公路大橋的建設。目前,從哈爾濱的江南到呼蘭區,需要經松花江公路大橋或太平區濱江橋。松花江公路大橋與202國道相連,呼蘭撤縣設區,202國道將承受巨大的交通壓力。雖然濱江橋路面經過翻修,但仍存在道路狹窄、彎道多的情況。為此,曾有專家指出,最有效的分流辦法就是擴建濱江橋公路,可以分流車輛,減緩202國道壓力,而且從太平區走濱江橋到呼蘭的實際距離也比公路大橋的距離近。

  記者新近從規劃部門了解到,濱江橋的擴幅已經納入日程。與此同時,日前,因為有了八個億的修橋費,使得哈市城市建設中的道外二十道街跨松花江江大橋項目得以啟動。

  另外,民營企業黑龍江冠洋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將自籌資金8億元,建設道外二十道街跨松花江公路大橋。而政府將在有關政策上給予企業一些優惠待遇,大橋建成後,其20年或25年的經營期將歸企業所有,期滿後政府將把大橋收歸國有。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