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電 5月13日凌晨,在黑龍江省孫吳縣境內,一輛滿載旅客的旅游號列車與從山上滾落的巨石相撞,造成車頭和兩節車廂脫軌,車上700多人卻都安然無恙。
當人們慶幸這不幸中的萬幸時,深諳線路情況的鐵路職工們說,其實隱患已存在多時。
![]() |
鐵路沿線的石崖依然存在落石隱患 |
火車撞上巨石 乘客安然無恙
5月13日3時許,由哈爾濱開往黑河的N33次旅游號列車在孫吳縣境內的龍鎮車站短暫停留後,載著熟睡中的700多名乘客向孫吳方向駛去。
到達清溪車站後,司機放慢了車速,因為前方山道縱橫,曲線車道一個接著一個,而且還有個近300米長的清溪隧道。過了清溪隧道,在開花山附近大約147公裡處還有一個俗稱『胳膊肘子彎』的曲線車道,在整個孫吳境內,這個彎道是最險要的一處。此時,將近3時40分,天色已漸亮,但山區內霧氣蒙蒙,能見度很低。
剛轉過彎道,司機透過清霧隱約地發現,在147公裡500米處有個差不多和右側山腳下護牆一般高的一塊巨石壓在左側鐵軌上。司機拉起了緊急制動器,但列車仍以巨大的慣性向巨石逼近。
『?』的一聲巨響,火車機車左側撞上巨石,向右衝出軌道,並貼著右側山體的護牆向前滑行了近100米後停下。機車後的兩節臥鋪車廂跟著衝出了軌道,和車頭一樣騎在右側的一根鐵軌上。
列車緊急剎車時,有的旅客突然驚醒;撞上巨石後,偏離軌道的車頭和兩節車廂在枕木上滑行時產生了劇烈的顛簸,車上乘客紛紛抓緊身邊的車內設施,直至火車停下。慶幸的是,因為有前期的緊急制動,並且和巨石只是側面相撞,當時沒有人從臥鋪上摔下來,也沒有人因摔倒而受傷,車上700多人,除了司機的腰部有輕微的擦傷外,再無人員受傷。
多方出動緊急救援
N33次旅游號列車由哈爾濱鐵路局經營,但從孫吳到黑河的240多公裡的鐵路設施產權歸屬黑河鐵路集團公司管理。事故發生後,列車長第一時間向哈鐵和黑鐵進行了報告。
黑河鐵路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宋小東說,接到報告後,公司負責人立即指示車上的乘務人員,對所有乘客逐一登記,若有人受傷,先簡單救治,並立即報告,同時安撫旅客情緒。之後,公司立即決定取消早晨6時20分由黑河開往齊齊哈爾的旅客列車,將列車開往開花山接送滯留旅客。與此同時,孫吳車站工作人員及孫吳縣政府有關領導、公安民警先期趕往出事地點展開救援。
當天4時許,接到『110』指派後趕到現場的孫吳縣清溪鄉邊防派出所所長周作東等人看到,有些乘客正在車下觀望,有人非常焦躁,還有人急得直哭。
5時許,黑河鐵路集團公司組織的接送列車從黑河出發,黑河市委、市政府和黑鐵集團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共300多人一同前往。7時許,焦急等待中的滯留旅客終於盼來了接送列車。黑鐵集團一位列車員告訴記者,他們給每位旅客發了一碗方便面,派專人連續燒水,一路上旅客的情緒都很穩定。
送走乘客後,鐵路部門開始搶修鐵軌。
![]() |
引發事故的巨石 |
9時30分,哈爾濱鐵路局開來的救援列車趕到現場,用吊車把巨石挪開,將出軌的車廂拆解後拖走,接著撤換被砸斷的鐵軌和枕木。
14日2時10分,脫軌路段搶修完畢,恢復通車。
巨石重量估計在40噸以上
19日,在孫吳縣清溪鄉邊防派出所所長周作東的引領下,記者趕往開花山的出事地點。
沿著鐵軌穿過黑漆漆的清溪隧道,不遠處是一個長長的彎道,轉過彎道就看到了開花山腳下橫臥在鐵軌左側的巨石。巨石上留有當時起吊時留下的鑽孔,石頭一側用十幾根枕木支著,枕木下面是一個直徑2米多、深近1米的大坑。站在巨石旁,人顯得很渺小。
周所長告訴記者,這塊石頭最寬處近4米,窄處也有2米多,估計有40噸以上。他回憶說,事發當天他趕到現場後看到,車頭和兩節車廂傾斜著靠在右面山體的護牆上,車頭前半部的左側被撞後嚴重變形,第二節車廂右側與護牆摩擦,刮出長長的一道溝。兩根鐵軌被石頭砸折,還有十多根枕木被砸斷。
記者在現場看到,鐵軌附近還散落著一堆道釘和枕木,護牆的石塊上有車廂與其摩擦時留下的紅色和綠色的車漆。在巨石的不遠處支起了一個簡易帳篷,孫吳車站的職工在這裡24小時輪流值班,如果山上有石頭滾落便及時報告。
記者發現,出事地點地勢非常險要:開花山腳下的這段鐵軌左側十多米處就是清溪河,河面與路基的落差近10米。周所長和兩名工人都說,這起事故中有兩大幸運,一是如果巨石恰好落在兩根鐵軌中間,火車與其迎頭相撞,那將是一場嚴重的災難;二是如果巨石落到鐵軌右側,火車將會衝進清溪河裡,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沿線落石隱患即將徹底整治
此次火車脫軌造成了部分列車未發車、晚點和折返。搶修時換了8根鋼軌和數十根枕木,車頭也需修復。據黑河鐵路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保守估計,此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達二三百萬元。從18日開始,哈爾濱開往黑河的旅游號列車停運,由此造成的間接損失還無法計算。
『進入5月以來,孫吳縣地區陰雨連綿,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雨水天氣,山上裸露的石崖經雨水長時間衝刷,導致石塊松動滾落,但誰都沒料到會有這麼大塊石頭掉到鐵軌上,這完全是一場意外事故。』黑河鐵路集團公司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然而,鐵路內部職工卻有不同的說法:『開花山的隱患幾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而且還打過報告。』19日,記者趕往出事現場,路遇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巡道工,他告訴記者,不止是開花山,往龍鎮方向還有幾處山體存在類似的隱患。
記者發現,在事故現場距離鐵軌僅兩米的護牆上,散落著十餘塊近一立方米的大石頭,在此值班的工人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平時掉下來堆在護牆頂上的;這些石頭如果在外力的作用下滾落下來,一定會落到鐵軌上。
更為嚴重的是,這段鐵路上面的山坡上有一條200多米長的石崖帶,巨石嶙峋,有的石塊下面已經懸空,如果再遇雨水衝刷,隨時都有滾落的危險。
事實上,黑河鐵路集團公司早已知道這些隱患,那位說這次事故是意外的負責人最後也承認。『但公司確實很難拿出專門資金對此進行整治,只一個山坡就得上百萬元。』這位負責人面露難色地說。
據了解,17日開始,哈爾濱鐵路局組織有關人員對黑河鐵路集團公司進行線路設備、安全措施等多方面的評估,同時提出整改意見,黑河鐵路集團公司也表示要對開花山等有落石隱患的山體徹底整治。待整改、整治工作完成後,纔可恢復鐵路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