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王巨祿:各級政協及委員應為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獻計出力
2005-05-26 07:44: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雪梅 單志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5日電(王雪梅 記者單志華) 24日至25日,黑龍江省政協主席王巨祿在齊齊哈爾市對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有關情況進行調研。王巨祿指出,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決策,是黑龍江省順應經濟全球化、區域發展一體化趨勢,面對各種工業園區和經濟聯合體競相發展的新形勢,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戰略選擇,是省委、省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體現智慧、富有遠見,做出的事關全省目前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落實好這個決策,對全省『努力快發展、全面建小康』意義重大。對此,他要求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要重視、關心、支持和參與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充分發揮政協優勢,積極為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言獻策。

  王巨祿一行聽取了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的匯報,實地參觀考察了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第二機床廠、齊齊哈爾職業學院、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等企事業單位。在聽取匯報後,王巨祿指出,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是省發展思路的重大突破,對實施這一戰略構想全省已形成了共識,現在關鍵在於如何動員和凝聚全省各方面的力量,推進這一戰略構想的貫徹實施。他說,省政協已經確定,今年6月份將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士,就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中的有關問題進行協商討論,廣泛聽取省政協委員、常委和社會各方面人士的意見和建議,積極為省委、省政府推進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提供前瞻性的建設性意見。

  王巨祿指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首先要做好前期謀劃、策劃工作,確保規劃高起點、大手筆,力爭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他說,要使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有一個高起點,就應該進一步創新我們的思維,用更寬闊的眼界,認真借鑒國內外區域經濟發展的成功做法,吸取發展工業園區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甚至可以考慮聘請國際一流的專業化公司幫助我們進行策劃。按照這樣的思路,對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有統一規劃。哈大齊工業走廊跨三座大中城市,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應強調統一性,比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能各搞各的,而要考慮整個區域的發展需要,協調配套地搞好建設。管網、交通、工商、稅務、海關、物流、倉儲的建設也應強調統一和合理布局,這有利於今後的長遠發展。

  王巨祿強調,要把黑龍江省的優勢集中起來,充分利用優勢促進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他說,搞好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應著重打好裝備制造業、綠色食品、醫藥工業、石化工業、冰雪和生態旅游這『五張牌』。黑龍江具有一流的裝備制造業,如哈爾濱『三大動力』、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等等,都是在國內外很有影響力的大企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品牌來招商引資,提高技術和管理層次,擴大規模效益。黑龍江發展綠色食品在全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何把這個品牌打響,在生產銷售上如何和國際接軌,都大有文章可做,尤其是發展奶制品、大豆深加工的潛力都很大,政府應在產業引導上下功夫。我省制藥企業在全國也小有名氣,大有潛力可挖,應進一步研究如何把我省制藥工業做大做強。我省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和糧食化工也大有前途,我們應充分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和技術、人力資源,朝著規模經濟化、技術高新化、加工精細化方向發展,加快石化工業發展。冰雪、生態旅游也是我省的優勢。過去我們對這個產業認識還不夠高,要像抓工業、農業那樣,下更大力氣研究開發,敢於支持,善於引導。

  王巨祿稱,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既要重視行政指導,又必須引入市場機制。既要注重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招商,更要注重包裝整體品牌,聯合招商開發,提高招商的層次和效果。要在招商工作中進一步樹立市場經濟觀念,加快引入市場機制。政府應重點制定產業引導、環境保護,以及促進工業園區和生活園區建設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從強化配套措施等方面搞好服務。

  王巨祿還說,工業園區建設要與衛星城建設、完善現有中心城市功能結合起來。發展布局要合理,防止短期行為,變點狀發展模式為帶狀發展模式。王巨祿說,我們現有的招商引資還遠遠不夠,有的還停留在口號上,我們應突破傳統思路。工業園區的公共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應先行一步,樹立新的良好形象,來吸引外資流入。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既要充分發揮本省的比較優勢和獨特優勢,又要有遠見地大膽引入循環經濟、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低消耗、低排放、無污染等現代工業化發展的新概念,力爭走出符合省情實際和具有現代工業特點的道路。

  王巨祿強調,搞好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還應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創新發展思路,優化發展環境。改革是動力,不改革不會有發展,即使發展了,也是暫時的。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應積極引進新概念、新體制、新機制。王巨祿希望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用改革的思路積極參與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為黑龍江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