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手術留隱患 15年前近視手術今現『返工潮』
2005-05-26 05:19:2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侯文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26日電 15年前,剛從學校畢業的小王為了摘掉眼睛上厚重如『瓶底』的眼鏡,到醫院做了當時風行的RK手術(放射狀角膜切開術)治療近視;15年後,已是中年人的她因視力反彈,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鏡。小王的遭遇不是個例,近日,記者從哈市多家眼科醫院了解到,今年以來,做『返工』手術的近視眼患者為數不少,大多是15到20年前做近視眼手術留下後遺癥,不得已進行『返工』的。

  見到小王時,她正捂著雙眼坐在醫院的長椅上等待檢查,原來她在1989年7月份做過治療近視手術的雙眼開始不舒服了。她告訴記者,1989年快中考的時候,她在遼寧省一家醫院進行了眼睛手術。用的方法是角膜切開術,術後測定雙眼視力為1.0,雖然摘掉了眼鏡,可煩惱也挺多。做完手術,小王的眼睛並沒有像當時醫生說的那樣視力恢復正常,尤其是工作關系接觸電腦後,眼睛就會發澀發乾,甚至還會出現絲絲疼痛。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視光中心主任胡琦說,小王眼睛做的手術是十多年前從俄羅斯引進的RK(放射狀角膜切開術)技術,由於不需要昂貴的設備,當時許多醫院都紛紛跟風,甚至一些衛生院都做這種手術。結果,其中不少患者留下了後遺癥,有的視力回退,有的則是角膜損傷。由於RK手術風險高,早在10年前就被我國醫學界淘汰了。

  胡琦認為,現在大多采用的激光手術也並不完美。現有的准分子技術共有PRK、LASIK、LASEK和epi-LASIK四種,因此根據不同病人的需求和自身條件,應進行個性化手術方案,如一個輕度近視的患者,因參軍、招工等原因做手術,應偏向考慮更微創、無遠期顧慮的LASEK。據了解,相當部分醫院目前只提供LASIK一種手術方案。胡主任特別提醒,有眼底急性出血、炎癥、青光眼、糖尿病的人群,則絕對不適宜做激光矯治。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