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醫博會收獲頗豐 但仍有商機疏漏 暴露黑龍江經濟界的老問題
2005-05-27 09:38: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璐 本報記者 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27日電 醫博會展示了會展經濟的巨大魅力,還是有不少商機在我們有意無意的疏忽中溜走了,這暴露了黑龍江經濟界長久以來缺失的一環——『商業嗅覺』為何集體失靈?

  信息麻木留遺憾

  醫博會的五天,哈爾濱人體會到了那句著名的比喻:『一個城市舉辦一次大型展會,就好比飛機在城市上空撒錢。』

  然而,展會過後,盤點收益,一些商家驀然發現,有些撒下來的錢,還是從指縫中溜走了。

  15萬人的到來,酒店業無疑該成為最大贏家。但一些酒店賓館營銷人員透露:『其實原本可以賺得更多。』

  早在去年6月,得知第53屆醫博會在哈市舉行,就有參展商下單訂酒店。但往常,5月是哈爾濱旅游及會議的淡季,賓館給出的都是優惠價。直至今年初,不少賓館還在按常規給訂房參會者優惠價。等到離會展只有兩個月時候,纔了解了這個大型展會的規模。但是,想毀約已經不可能了。

  一家四星級賓館的營銷經理承認,信息不靈,其實讓哈爾濱酒店業打了一場准備不充分的戰斗。

  『對於會展經濟,最敏感的當屬酒店業,但是信息不靈卻讓哈爾濱少賺了不少。』這位經理說。

  還有不少的行業,明明已經得知了展會的信息,卻仍然表現得很遲鈍,甚至是麻木。

  5月15日,展會前一天,記者采訪省內服務行業的准備情況,某旅游景點的回答是:『我們正在增設新的景點,有的地方還在施工,准備六一節及哈洽會的到來。』說到醫博會,對方的回答是:『就那麼幾天,沒准備。』

  同樣,商場的表現也讓許多外地客感到不便。一些出租車司機反映,醫博會那幾天,20時以後,都能看到外地人在街上閑溜達。『沒地方去,商場都關門了,有錢都沒地兒花。』這是很多外地人的感嘆。夏季商場關門早是一直在探討的話題,而醫博會,哈爾濱來了15萬外地人,商家能不能延時閉店呢?多數商家的回答是:『延長時間,要多付電費、人工費,劃不來。』不能延時閉店的具體理由是:『我們不比南方城市,外地顧客太少。』

  哈爾濱的商家,品牌意識也不盡如人意。展會最後一日,記者詢問參展商購買了哪些哈爾濱特產,回答大都僅僅是秋林紅腸、大面包。記者說起正陽樓、老鼎豐這些老字號時,這些外地人一臉茫然。

  大會主辦方國藥展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盧楠楠的說法是,本屆醫博會,哈爾濱體現的服務意識是一流的,但對信息的把握卻不十分敏銳。『比如旅游業,在其他城市舉辦時,早在會議前幾日,各大媒體都登出了旅行社推出的幾日游的廣告,但來哈爾濱好幾天了,我們的展商想去玩都不知道上哪。後來的幾天,纔見到旅行社的線路。感覺上有些倉促。』

  其實,倉促上陣的還有大小飯店、物流業、裝潢業等等。

  市場經濟歷練少

  一直對會展經濟比較關注的哈工大國際經貿關系學院院長宋要武對這種現象的評價是:『市場經濟歷練少,導致對信息嗅覺不敏銳,商機把握不住。』他認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也急不得。會展經濟畢竟在我省剛剛起步,此次的醫博會與哈洽會不同,哈洽會屬於水平展會,醫博會是垂直展會,每一屆的參展人及觀眾數基本固定,無需主辦方多加宣傳,無需主辦城市多加投入,是一種成熟的專業性展會。

  這種垂直展會,我省過去也舉辦過一些,但都沒有這麼大規模,因而省內企業見識少,經受的歷練少,錯失一些機會也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這樣能帶來巨大商機的大型展會終於來了,有了幾次這樣的經歷,我們的企業自然就會嗅覺靈敏起來。』

  錯失商機的企業在遺憾的同時也意識到,經歷就是一種財富。黑龍江大田國際貨運有限公司負責人薛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原打算在醫博會上大展拳腳,但由於准備不充分,上會後纔發現,一般參展的大中型企業都自備了物流隊伍,他們並沒找到什麼大生意。但他認為,通過此次展會,他們展示了形象,使不少國內外廠商認識了『大田』,這筆無形資產也將使他們受益頗多。他還表示,會展經濟威力不能小視,以後再有這樣的展會,他們一定不會再讓機會白白溜走。

  行業協會該起作用了

  在采訪中,記者常聽到商家這樣的嘆息:『聽到這個展會的信息太晚了,早知道早准備就好了。』

  采訪中記者還聽到這樣一件事,去年國內各省市到香港的招商團比較多,且集中在9、10月份,得知這一消息,香港酒店業協會組織會員單位,統一價格,結果那兩個月全港酒店價格同比高出幾倍。

  而此次醫博會,無論是信息獲得,還是分析市場,我省的行業協會大都沒有明確作為。

  不管是零售業還是酒店業乃至裝潢業、旅游業,都沒有事先得到來自本行業協會的信息提醒,企業基本上在單打獨斗。而他們獲得信息的渠道基本上是靠政府、靠媒體。

  宋要武教授告訴記者,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區域,信息的獲得乃至組織協調、相互合作,行業協會都應發揮重要作用。這個協會應是一個成熟的商業組織,而不是政府職能的翻版。他認為,這得一步一步來,得讓企業自覺到需要。這次展會,企業已經認識到了早一點捕捉信息,便能早一點抓住商機的重要,也嘗到了信息不靈的苦果。因而,也就有了對協會的需要。宋要武認為,到了行業協會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