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將全面改善松花江航運及哈爾濱水環境
2005-05-27 13:11:2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冠群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5月27日電 當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在2007年春天下閘蓄水時,意味著松花江哈爾濱段江面的水位將常年保持在116米左右,比枯水期高出6米,也就是江水將漫到哈爾濱市防洪紀念塔下的第一級臺階。

  松花江全流域踏訪團在工程現場了解到,大頂山工程主要建設任務是以航運和改善哈爾濱市水環境為主,兼顧發電,同時具有公路交通、旅游、供水、灌溉和水產養殖等功能的綜合性工程。

  徹底改善通航條件

  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第一功能就是航運。樞紐建成後可渠化松花江乾流128公裡航道,徹底改善哈爾濱河段的通航條件。

  樞紐運行調度通航期以保證下游航道條件為主,枯水期通過樞紐調節庫容增加下泄流量,為下游航道補水,保證壩下每秒550立方米的最小通航流量,全面提高松花江哈爾濱以下航道的通航保證率,節省航道、港口整治及維護費用,節省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

  徹底根治『三溝一河』

  樞紐建成後,其回水可將松花江哈爾濱段枯水期水位提高5至6米,淹沒大部分裸露的沙灘,市區即使在多風的春季,也沒了漫天揚沙之虞。與此同時,江水豐盈了,還可在哈爾濱江段形成一個長約60公裡、水面面積240平方公裡的人工湖,明顯改善哈爾濱市沿江景觀和生態環境。

  此外,哈爾濱市區可以考慮引水入南岸市區的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阿什河,徹底根治『三溝一河』,變臭水溝為清水河。北岸松北新區可引水入太陽島,使其真正成為水閣雲天。結合市區排水建設人工河渠及人工湖泊,進一步擴大水面面積,通過引水、治污逐步實現城區水網化。

  外購電量減少三成

  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年均發電量3.32億度,可使省網減少33%的外購電量。樞紐建成後對增加省網水電比重,改善我省電力系統結構,發展潔淨能源,起到積極作用。

  同時,可實現航電結合,以電促航,利用發電收益為航道建設發展提供資金,解決我省水運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問題,促進我省水運的滾動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枯水期將成歷史

  壩址以上沿江水位抬高後,該江段水位不低於115米,從根本上改變取水條件,增加枯水期和枯水年的城市供水量,節省取水費用。可提高沿江現有灌區的灌溉保證率,節省提水費用。可利用庫區水位、水量發展灌溉面積和水產養殖,促進城郊農牧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形成環城公路運輸網

  哈爾濱市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哈爾濱未來50年內將加大向江北發展力度,在江北另建一個哈爾濱,屆時南北兩岸交通流量將大幅度提高。

  大頂子山樞紐的建設,結合閘壩設公路橋,與哈爾濱市的主要交通乾道哈肇路、同三路相連接,形成哈爾濱市環城公路運輸網,溝通哈爾濱市外圍的兩岸交通,為哈爾濱市增加一座過江通道,同時還可以節省一定的建橋費用。此外,哈蘿路將變成通途。

  大頂子山壩下看霧?

  大頂子山樞紐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宜人。樞紐工程建成後,可發揮其山、水、林、田等自然資源優勢,近期可以成為哈爾濱市又一處新的旅游景點;遠期下游各梯級全部完成後,可以直接開通從哈爾濱直達俄羅斯的水上旅游項目,並可通過江海聯運經俄羅斯發展海上對外貿易。

  此外,電站運行後,壩下沿江將有兩公裡的江面常年不凍,冷熱溫差還可塑造出霧?奇觀,屆時哈爾濱冰雪將又添一景。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