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27日電 一樓改門市,二樓改用途,違法拆改房屋成風。24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房屋監察部門了解到,哈市每年違法拆改房正成倍遞增,為了維護房屋使用的安全性,行政部門不得一次又一次將違法者起訴到法院。
拆改房隨處可見
近日,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哈市各區普遍存在房屋拆改問題。使用10年以上的民用住宅、一樓民居改門市、二樓以上拆承重牆,拆改問題尤其嚴重。這些拆改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繁榮區,並由臨街向小區內部延伸,呈現出點多面廣的特點。
據哈市房屋監察大隊執法科劉永濱科長介紹,目前哈市臨街商服房周轉非常快,不同店鋪對房屋結構有不同的要求,這種周轉中的拆改顯然危及了房屋安全。民居改變用途,也大多要進行裝修改造,扒窗開門、拆承重牆、建室外樓梯,這些都埋下了安全隱患。
去年房屋監察大隊正式立案處理的拆改房屋案件有200多起,今年截至四月末,正式立案處理的拆改案件就達到了100多起。
執法存在撞碰點
據悉,哈市愈演愈烈的房屋拆改,主要集中在私產房上。雖然一些法規涉及了房屋使用限制,但並沒有明確不能做什麼,缺少硬性規定,行政機關也無法介入深層管理。行政機關卡不住使用關,業主符合申報程序,還得給人家辦理。
此外,在具體執法中,不同部門的不同要求,也導致了整改無法落實。比如,最早建設的商服只有一個門,而消防部門要求必須建設防火通道,業主再扒門就是改變房屋結構,就是違法,不扒門也違法。這就導致一些拆改房難以恢復。盡管不同部門多方協調,最後也只能罰款了事。
強制執行保安全
劉永濱說,房屋監察人員在對哈市房屋違法拆改行為進行治理時發現,違法者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一不懂法律,二不知危害。盡管政府不能『一刀切』卡死使用關,但依法審批手續必須履行。如果沒有施工方案、設計變更和申報手續,只圖省事捨不得投入,就不能確保安全,房屋監察就要追究到底。對一些私自開工並造成嚴重影響的『釘子戶』,房屋監察部門都起訴到了法院,要求其對房屋結構進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