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爾濱市規劃局服務市民紀事 城市規劃百姓有權說話
2005-05-30 14:08:5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阮樹斌 董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0日電 『要問哈爾濱將來發展成什麼樣,現在大多數市民都心裡有數。』這是一位在哈爾濱生活了近60年的老人的話。確實,作為一項全局性、綜合性和戰略性的工作,城市規劃似乎高高在上,遠離著普通百姓。但近年來,如春風化雨般,這項工作點點滴滴滲透進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家身邊時時處處都發生著規劃指引下的變化。隨著城市品位的提昇,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城市規劃的功勞,自然而然給她打出了一個高分: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組織的民主評議行風活動中,哈爾濱市規劃局都被評為先進單位。

  小小規劃展蘊含大前景

  『2020年,哈爾濱的交通將會發展成這個樣子啊,今年要動工的地鐵原來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啊。』日前,參觀了哈爾濱城市規劃展後,市民王媛園感覺豁然開朗。在哈爾濱城市規劃展的展廳裡,哈爾濱市近期(2004-2010年)和遠期總體規劃(2004-2020年)、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規劃等規劃圖、模型、沙盤等,讓眾多的參觀者一睹為快。

  更多的人對這種從未有過的超前而具體的規劃表示大為贊賞。而事實上,這只是哈爾濱近5年來城市規劃中的冰山一角。

  自2000年以來,哈爾濱市城市規劃局共組織完成了500多項規劃,基本建立了宏觀中觀微觀相結合、覆蓋城鄉的,具有現代理念、前瞻意識和科學性的城鄉規劃編制體系。

  宏觀上,完成了哈爾濱城市戰略規劃、哈爾濱大都市圈城鎮體系規劃、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等;中觀上,編制完成了松北新區總體規劃、前進江灣分區規劃、群力新區總體規劃等;微觀上,編制完成了沿江風景線、會展中心周邊等城市設計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同時,從中心城區到外圍郊區、縣(市),按照『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原則,編制完成了哈爾濱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哈爾濱市郊區等規劃。

  這些規劃的完成,使哈爾濱初步形成了全市規劃『一盤棋』的格局,為哈爾濱城市發展搭起了整體框架,提供了科學依據。

  b『政務大篷車』進農家

  『「政務大篷車」來了。』13日9時許,哈市城市規劃局城區規劃管理處的『政務大篷車』,剛剛駛近動力區朝陽鎮,早已等候在鎮口的村民們歡呼起來。工作人員立即投入工作,接待村民們的諮詢和報件,現場踏查,發放已審批的相關證件。

  為了更好地對基層群眾服務,哈市城市規劃局借鑒香港規劃署的做法,購置了『政務大篷車』,由局領導帶領工作人員深入鄉鎮、村屯,提供諮詢服務,現場為農民辦理規劃審批業務,形成了『村屯受理報件出示現場審批送證』的良性循環,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辦完規劃審批。此外他們還積極幫助農民開展建房活動。

  這些做法受到了農民的熱烈歡迎,受到了他們的好評。其實,不只對農民,該局『重心下移』的做法,讓更多的基層深受其益。僅去年一年,該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基層,全年共800多人次現場辦公,與市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協調解決了很多建設中的疑難問題。

  同時,該局加大服務力度,實施『親民解疑工程』,對與群眾關系密切的144個建設項目分別實行了批前、批後公示,多次召開聽證會,接受群眾的監督。領導班子還帶頭接待上訪群眾。

  c『龍頭』引領繪都市美景

  無論是哈爾濱市的市民還是外地來哈的人,都越來越切身地體會到這座大都市的飛速變化:景觀亮麗了,環境變美了,基礎設施更完善了,城市更具有現代化氣息和人文色彩了———而所有的這些,都和這座城市的總設計師們、總規劃師們的超前先期規劃密不可分,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和指導建設的『龍頭』作用在此得到了有效的發揮。

  隨著相應的城市規劃的實施,一批路橋工程和水、熱、氣、電等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完成,城市路網不斷完善,交通樞紐設施擴建增容,哈爾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

  隨著城市規劃的實施,危棚戶區改造步伐不斷加快,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得到保護,新城區開發建設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城市整體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隨著城市設計的開展特色街區規劃的實施,一批反映和代表哈爾濱風貌特色的特色街區、廣場、城市出入口等標志性地段和標志性建築相繼出現,城市景觀得到改善,更提高了哈爾濱的城市品位。

  同時,在規劃的指引下,哈爾濱的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得到保護,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城市特色進一步突出。沿松花江南岸風景長廊、太陽島風景名勝區開發和環境整治已初見成效,道外傳統商市風貌保護規劃也逐步得到實施。

  另外,在郊區,通過規劃調控和引導,基本上解決了鄉鎮企業『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問題;『城中村』改造初見成效,郊區和城鄉結合部亂圈佔土地、私建濫建的現象得到遏制。

  d『我為家鄉規劃獻一策』

  如今,在哈爾濱的城市規劃中,已越來越多地融入了廣大市民的智慧,城市規劃已成為百姓的身邊事、甚至是自己的事。在城市規劃中,有關部門公開政務,搭建平臺,更多的市民親歷親為,為城市規劃獻計獻策。

  近年來,哈爾濱的重大規劃編制全部實行全過程公開,僅去年一年就組織專家進行方案論證會達40多次,並廣泛征集市民建議。現已確定的四個擬建報刊亭的設計方案,就是通過向社會征集30多種報刊亭設計方案基礎上,經過群眾投票和專家評議最後確定的。音樂名人堤的雕塑創作方案征集公告一出,就收到來自全國的80多件作品。『我為家鄉百年老街規劃獻一策』和索菲亞教堂廣場規劃設計方案群眾意見征集活動,收到社會公眾意見和建議474件。

  規劃局還在『規劃公園』網站內開設了『局長信箱』、『舉報中心』、『政府與市民對話』等7個欄目,對市民提出的數百條意見,局領導親自上網答復。

  此外,該局還主動接受公眾監督,聘請政協委員、規劃專家和廣大市民組成的義務監督員,定期向監督員通報情況,聽取意見。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