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電 棚內種黃瓜、棚外種大蔥,溫濕控制系統成擺設,現代化農業科技示范園變成如此模樣,讓人不敢相信。
哈爾濱市道裡區建國村現代化農業示范園曾經非常輝煌,當初它是全省最大的農村現代化溫室,可實現溫度、濕度、日照等自動調節功能,具有全自動的灌溉系統。棚室裡種植著新型葡萄、番茄、花卉等既有極具科研價值又具有觀賞價值的作物,棚外的地裡種著五色椒、南瓜等一些新菜特菜。然而5月末,記者竟發現這裡種上了品種普通的香菜和黃瓜等作物。室內溫度濕度控制系統早已是棄之不用,用於加熱的管道有的已經生鏽,有的則發生斷裂。據負責管理的一位姓張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沒有加熱裝置,這裡冬天根本就無法工作,只能閑棄,使用起來,跟普通大棚差不太多;春天時候種蔬菜賣的錢也只夠養活園內的工人,好幾茬技術人員沒能養住,都另謀出路去了。對於示范園變成如此模樣,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經營理念有問題,市場銷路沒找好,生產成本高,收益少。
現代化噴灌設備被一個破水桶水管取代。
自動控制室成了堆放雜物的倉庫。
棚室中許多地方光禿禿的地,泥土已開裂。
工作人員在溫室內侍弄著普通品種的香菜。
示范園的地裡種著大蔥,與普通大田裡種的沒有區別。
責任編輯: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