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農民開始創業
東北網5月30日電 金星村地處松北鎮,由於開發建設比較早,村屯內的人家幾乎都沒有多少地了,大部分人以外出打工為生。楊振紅、王艷紅、魏麗紅和趙曉紅四姐妹就是生長在金星村的,松北建區前,她們每月靠打工賺取的三四百元的收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原本就很少的土地被國家開發建設征用了,少量的補償金維持不了一輩子的生活,咋辦?
後來,她們參加了松北區勞動力市場舉辦的免費職業培訓班。半年後,楊振紅自己開了包子鋪、王艷紅和魏麗紅自己炸大果子,而趙曉紅的理發店是在5月27日開業的。『自己開店,不僅掙得多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當了老板。』魏麗紅說。到今天是曉紅的理發店開業一周年,和松北區正式掛牌成立是同一天。而農民董偉和另外30多名農民兄弟在利民鐵藝裝飾加工廠從事鐵藝加工,成了領工資的工人。
上班族開上私家車
2004年6月,哈爾濱松北機關公務用車貨幣化改革工作全面啟動。三個月後,松北區區直機關處級及其以下各部門的近40臺公務用車被取消。
在松北工作的人自豪地說:『我們是開著自己的車上班的。』
每天早晨七八點鍾,從公路大橋江南往江北去的路上,一路上行駛的小轎車多是松北區政府的工作人員開的。小崔就是這幾天剛剛買的新車,他說,以前經常因為加班的原因而住在辦公室,因為工作一晚回家就不太方便。買了車之後,不僅上下班方便了,而且也方便了自己家用。
一個大廳辦完審批
到松北區工作一年的於秀英可是個大忙人,有科協的、婦聯的、共青團的、工會的人來辦事都找她,原來她一個人就兼了好幾攤工作。於秀英說,像她這樣身兼多職的人在松北區有很多。
松北建區之時,就確定了決不克隆和復制舊城區的管理體制,松北要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創新、行政服務創新:全區區直機關應設23個部門,實設17個部門,僅是其他區的三分之一,機關乾部人數大約相當於大區的八分之一,有的人要身兼多職……
由『萬能』政府變為『有限』政府,適度無為,簡政富民,32項市直職權一次下放松北區,同時廢除企業審批制、3年地方新增稅收全部留用……
去年6月21日,松北區投資500萬元建設的松北行政服務中心正式運行。經過整合,將招商、工商、技術監督等24個部門40餘個窗口全部納入『綠色陽光』大廳裡。成為全市區級同行業中服務內容和事項最全的行政服務大廳。
松北一年初見綠
2003年,哈爾濱市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太陽島地區綜合整治改造工程。太陽島變綠、變美了,而整個松北都在變綠。截止23日,202國道松北段建設改造工程已全線開工,其公路大橋至金河橋段道路補強及樹木春植工程結束;迎賓廣場建設工程已進入硬鋪裝階段;泄洪區段施工便道完成道路基礎三灰碎石施工;三環立交橋橋樁基礎鑽孔工程開工建設;世茂大道綠化工程接近尾聲。
202國道公路大橋至金河橋段兩側60-100米寬區域,綠化面積達22.1萬平方米,兩萬餘平方米的迎賓廣場建設也接近尾聲。目前,廣場內已栽植黑皮油松、銀中楊、水曲柳、糖槭、旱柳等樹木454株,甬路、汀步、樹池等正在建設中。
漁村街將變商務街
松北漁村一條街處於松北鎮中心黃金地段,是一條14米寬870延長米的水泥路,沿路兩側有近百家飯店、餐廳均以形式多樣的魚宴而聞名江南江北。
從市區驅車10多分鍾便可以看到街頭拔地而起的『魚躍龍門』坊,它向人們諦釋著這條街的故事。幾十家飯店雖名字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魚』字。目前的漁村一條街就要變樣,這裡將是江北的中央大街。荷蘭你好集團投資36億元,在這裡建設商業步行街區。該項目用地60萬平方米。計劃分三期開發,主要建金融、步行餐飲、商業三條街,這是一個集商業、休閑、民用住宅於一體的綜合性小區。
一江之隔仍有別
松鋪鎮廣信村的薛海寬家早就搬到了江南住,在村裡成了無地戶,啥時候能夠把農業戶口變成非農戶口?而他的朋友老王住在從原呼蘭縣劃歸松北區的對青山鎮,做了市裡人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卻沒有公交線路直通江南城區,到江南城區打工的都是像以前一樣早出晚歸地倒車,甚至是步行。對青山鎮的電話收費還是執行外縣標准:與江南城區通話每分鍾0.5元。給薛海寬打個電話挺費錢的。
松北建區之後的變化有目共睹,可是松北區的市民們抱怨,連接居民區或是商服區的道路大多仍舊是鄉村等級,路窄,路況也差,冬天都是冰,夏天都是泥。街區商場、公用電話、人行道設置、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也都不完備。東方紅村的老劉說,雖然已經是市裡人了,可住的地方咋瞅咋像農村。
都市『城牆』正在拆
松北民政勞動局局長辛玉坡告訴記者,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無地農民都具備了戶口農轉非的條件。松北區和市公安局已經多次就此事進行研究,並召開了有各鎮政府、村委會、居民以及相關部門參加的座談會,目前正在廣泛征求意見,就具體政策的制定進行調研,今年將有具體政策出臺。
記者從市直有關部門和松北區了解到,今年不僅要開闢、調整、改造7條公交線路,為松北、呼蘭兩區居民創造便利出行條件;而且建設松北新小區的同時,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熱、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已經啟動或正在啟動,這將逐漸改變現在松北區的面貌,此外銀行金融、商場商店、文化娛樂、學校醫院等也都將開工建設或准備建設,這不僅將使松北原有居民受益,也將吸引更多的江南城區居民北移松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