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5月26日電 沒有玩具的童年是無法想像的,長期以來,玩具對於孩子而言,一直扮演著快樂使者的角色,然而記者在對哈市部分玩具市場走訪時發現,不少劣質玩具正在成為影響兒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隱形殺手。
在道裡區的一家玩具批發市場內,記者發現許多外形漂亮的玩具上沒有標明廠名、廠址,有的玩具上完全是英文說明,沒有按照國家相關要求標注其使用方法、適用年齡等。
記者在一玩具槍的銷售攤區前看到,有的玩具仿真槍發射的塑料子彈兩三米內可打透兩層牛皮紙,潛在危險不言而喻。而一些只有聲光效果的玩具槍,扣動扳機,會發出刺耳的聲音。而據專家介紹,如果音量超過一定限度,也會對孩子特別是嬰幼兒的聽力造成損害。
讓人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與兒童親密接觸的布絨娃娃居然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南崗區某商場的玩具銷售攤床前,記者拿起一只黃色的毛絨小雞,想拉開其腹部的拉鏈,看看裡面的填充物,銷售人員一把將小雞搶回去說,十幾塊錢買這麼大個雞,裡面裝的能是好棉花嗎?
如果說,劣質玩具帶給孩子們肉體上的痛苦是有目共睹的話,那麼一些玩具的設計理念給孩子們帶來的精神上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像前一段時間流行的『恐怖玩具』、『色情小豬』等竟在孩子們中大肆流行。
記者從質監部門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不合格玩具主要存在著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存在危險毛邊,容易劃傷兒童;二是存在小零件脫落等安全隱患;三是部分玩具警示標識及玩具使用說明不符合國家標准規定。
劣質玩具的危害如此之大,家長們為何還會鋌而走險呢?『一件玩具,孩子玩不了幾天就失去了興趣,因此花太多的錢沒有必要。』一位家長的話反映了許多家長的心態。在走訪中記者看到,在各大商場內銷售的玩具,都能找到國家強制規定的商品的廠名、廠址、適合年齡等說明,但是玩具的價格相對較貴,一個嬰兒用的手鈴要賣二十幾元錢。面對記者對價錢過高的提問,售貨員說,制做這種玩具的塑料是無毒的,孩子將玩具放在嘴裡都沒事,材料貴,價格自然也高。有些家長不想多掏錢買回一個玩幾天的玩具。然而忽視安全,買有『隱患』的玩具,也是人們擔擾的。『六一』將至,我們在期盼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更希望他們手中的玩具也能帶給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