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1日電 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及職業類培訓學校。目前,哈爾濱市市屬高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生12188人,教職工608人。市屬中等職業學校96所,在校生75800人,教職工8800人,年招生和畢業生數均不到2萬人。
●辦學
整合資源突出特色
今後,哈爾濱市職業教育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整合一批職教資源,打造一批品牌專業,堅持打『特色』牌,努力辦好汽車運用與維修、航空乘務、旅游等品牌專業。據了解,哈爾濱市將在中職學校中建成20個以上示范專業,在高職院校中建成10個品牌專業,重點建設與哈爾濱市主導產業相適應的數控技術、汽車制造、電子信息和生物制藥等4個相關專業的實驗實訓基地。
目前,一些學校已經開始瞄准市場需求,增強人纔培養的針對性與實用性,采用『訂單式』培養,根據企業需要確定人纔培養規模、知識技能結構、課程和專業設置;針對生源狀況和工作實際需要,實行分層教學、分專業方向教學和分階段教育等,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纔。『訂單式』培養出來的人纔不僅讓學校增加了發展活力,讓學生的一技之長有了『用武之地』,也給企業培養了適用、對口的技術工人,實現了『多贏』。
據了解,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市政府已明確規定:確保用於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城市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要達到20%,並實行專款專用。每年安排職業教育專項經費500萬元。此外,今年起,哈爾濱市將采取聯合、連鎖、集團化等辦學模式,提高和增強中職學校的辦學能力。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解相結合,鼓勵職業學校跨部門、跨行業自願整合,逐步在全市形成職業教育『學校少而精,專業特而強』的辦學格局。
●前景
學制靈活就業率高
據了解,今年,哈市的職業高中、中專學校招生政策和機制將更加靈活,加大四個『開放』政策的力度,即放開招生計劃限制、放開應往屆限制、放開入學考試和招生時間限制。實行初中教育分流,不參加中考的畢業年級學生可以提前到中等職業學校學習,提前學習相關專業課程;實行高中教育分流,自願到職業高中學習的普通高中學生,可隨時注冊轉錄到職業高中學習。
近幾年,隨著用工形式市場化,一些職業學校也逐漸轉變辦學理念,創造了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同時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設置了一些與市場需求對接較好的專業,如旅游、汽車修理等,這些專業的平均就業率都達到90%以上,有的學校畢業生在畢業前半年就被預訂一空,甚至出現了幾家用人單位搶一個畢業生的『火爆』場面。
●機遇
全面快速推進職業教育
《據黑龍江省學齡人口與各級教育發展規模的研究報告》顯示:近些年來,黑龍江省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比例不協調,中等職業教育規模銳減。與1990年相比,普通高中在校生由27萬發展到2004年的55萬,增加了28萬,年均遞增幅度4.8%;相反,中等職業教育的在校生人數由1990年的42萬下降到2004年的27萬,減少15萬,年均遞減幅度3%。據統計,1990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佔高中階段教育總規模的58.6%,2004年則下降到32.4%。
今年初,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全面快速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快速,首先就體現在擴大招生規模上,中職招生人數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100萬,爭取到2007年達到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規模大體相當、協調發展。據此,黑龍江省今年中職學校將擴招3萬人,其中哈市計劃擴招1萬人左右。
教育專家分析說,中職擴招是高中教育協調發展的關鍵。雖然普通高中逐年擴招,但仍有部分初中畢業生不能昇入高一級學校。因此,中職教育規模必須加快發展,纔是高中階段教育協調發展,直至整個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
●現狀
高技能人纔嚴重短缺
記者走訪哈爾濱市人纔市場時發現一些招工信息頗令人回味:各種操作工,年齡35—50歲。這表明,當今的高級技工,絕大部分都已是年過半百的『高齡』,年輕有為的技術工人鳳毛麟角。技工荒、技能人纔荒,正在哈爾濱市各行各業迅速蔓延開來,新一代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術人纔的短缺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必須面對的一個事實。
據了解,哈爾濱市經濟已進入快速發展期,特別是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的實施,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這給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所的發展契機。按經濟發展速度要求,有關部門統計,哈爾濱市每年需新增合格技術工人6萬人,而目前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年招生和畢業生數都只有兩萬人左右。即使加上社會力量辦學、在哈中省直職業學校及外省市培養培訓進入哈爾濱市就業的技術工人,每年約1萬人,仍然滿足不了社會對合格技術工人的需求。
據了解,當前僅制造業和服務業就有大量崗位需要技術人纔『加盟』,普遍是每月600元左右的崗位,這種工資水平對大學生來講很難接受,但對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特別是農村學生而言則具有較大吸引力,因而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相比目前擴招後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更容易些。
統計還表明,今後,哈爾濱市對高級技術人纔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大。據分析,機械制造業中的高精尖設備操作工、機電一體化等工種的高級技術人纔的需求量會逐年增大。食品、藥品、高新技術及旅游、商品零售及物業管理等產業同樣也需要大量高級技術人纔的支持。未來幾年,哈爾濱市每年高級技術人纔需求在1.5萬人左右。
教育界有關人士認為『抓職教就是抓經濟,就是抓發展』。盡管各級各類教育都是培養人纔,但唯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地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纔,因為職教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著產業工人的素質,直接決定著哈爾濱市快發展、大發展的進程和質量,因此,加快職業教育的發展已刻不容緩。
政策背景
職業教育多年
徘徊在『低谷』
近些年來,哈爾濱市職業教育發展一直處於『低谷』,招生和就業都不景氣。以2004年為例,全市市屬96所中職類學校共招收新生1.7萬人,但其中只有79所學校招生,其餘17所都沒有招生,平均每校新招175人。有關人士分析,職業學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高校擴招引發普高熱,市民的就學需求普遍瞄向普通高中;其二,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尚有差距,與市場需求不能完全有效對接,使就業有一定難度,不能吸引生源。
據了解,哈爾濱市職業學校培養的職業技術類人纔不僅數量不足,質量也滿足不了市場的用人需求。職業學校辦學普遍不是按需培養,而是學校有什麼條件就開什麼專業,專業設置重復,辦學模式陳舊,第三產業的專業設置比重過高。以2003年為例,哈爾濱市中職學校招生1.7萬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專業招生比例為1??5;高職院校招生1.3萬人,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招生比為1??5.5。近百個專業中,具有競爭優勢的僅有18個,專業設置和市場需求銜接不緊密,導致職業技術學校有限的畢業生中,仍有一部分不能獲得就業崗位。
同時,由於經費投入問題,各職業學校實訓基地普遍存在數量不足、條件落後的情況,大多數職業高中都沒有像樣的實訓基地。中專、技工學校雖有實訓基地,但設施也十分陳舊、落後,多是六七十年代的設備,75%的實驗、實習設備還都是企業淘汰的機器。職教師資隊伍也出現了知識老化、素質偏低、高水平『雙師型』骨乾教師匱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