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日電 昨天是『六·一』,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慶祝節日時『一擲千金』, 『消費』成為『六·一』的主題,許多孩子由此盲目攀比。專家認為,兒童節應注重教育意義,不該變成『兒童消費節』。
據了解,一些市民從5月中旬開始便絞盡腦汁給孩子設計『節日行程』,要讓孩子過一個與眾不同的節日。在道裡區某機關工作的徐先生說,他和妻子今年『六一』精心地給女兒安排了活動,一大早全家人出發去兒童游樂園、水上公園,再乘船去太陽島逛一圈,接著送給女兒一個價值近400元的MP3。午餐一家人在肯德基『對付』,晚餐在開發區的一家大酒店吃每位98元的自助餐。全天不算乘出租車、零食、冷飲等花銷近千元。他們夫妻都認為『只要孩子玩得開心就值』。
記者采訪多位家長,八成都在過節時給孩子送禮物並去公園玩,然後再大吃一頓。還有部分家長說,因為今年的『六·一』是星期三,雖然白天不能請假與孩子同樂,但送禮物和晚上出去慶祝這些過程『一樣也沒少』。記者昨天上午走訪道裡區一些大商場看到,商家都為『兒童節』做了精心准備,有的商店將兒童玩具、服裝、食品等劃出專區銷售,還有的將一個樓層布置成『兒童節專場』吃、購、玩全包括,很多商家還推出花花綠綠的『兒童大禮包』 『節日優惠套餐』,家長為孩子都毫不猶豫地掏腰包。
針對兒童節成為『消費節』現象,兒童心理專家說,家長在『六·一』給孩子小禮物或者全家吃頓飯無可厚非,但過分追求過節氣氛『一擲千金』是不可取的。這樣會造成孩子間的盲目攀比。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了,過『六·一』時家長應該注重對孩手親情和愛心的培養,例如開展為貧困學生捐款、幫助父母做一件家務事、參觀烈士紀念館等活動,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