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從佳木斯每年『收獲』4億立方米污水 松花江東流不堪飲用
2005-06-04 16:32:5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本報記者 王冠群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4日電 生活在松花江邊的佳木斯人不喝松花江水,卻每年給母親河注入了4億多立方米的污水,使得松花江佳木斯段長年水質為四類,根本不能飲用。

  漏斗區曾達60平方公裡

  在踏訪中,佳木斯市水務局防汛辦總工程師郭寶順告訴踏訪團,由於佳木斯城區一直靠開采地下水飲用,地下水資源超采使得市區一度形成了近60平方公裡的降落漏斗,東部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53米,西部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34米。到了2000年的時候,城區地下漏斗區的面積為57平方公裡。沿江部分地下水源地因水量和水質的原因關閉後,到了2003年,地下漏斗區減少為37平方公裡,從2003年至今,地下漏斗區變化不大。

  據了解,佳木斯市區有一江七河,即松花江、山音河、臥龍河、勝利河、永安河、樺拉溝、英格吐河、音達木河。水資源較為豐富,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2.2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119.8米,地下水資源量2.14億立方米,可開采量1.7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3.8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過境水量為676.1億立方米。

  踏訪四豐山蓄水工程

  佳木斯市區供水工程分為蓄水工程、提水工程和地下水工程。位於佳木斯城南6公裡的四豐山水庫就是佳木斯城區的蓄水工程。抵達佳木斯城區的當晚,踏訪團在當地向導的引領下趕往四豐山。一路爬坡,四豐山的東側一條筆直的水庫大壩出現在眼前。壩頂公路平坦,壩下一湖碧水伸展到遠處的群山之中。湖水如鏡,湖邊停泊著許多游船,岸上是掩映在密林中的別墅。

  向導小王介紹說,沒有水庫前,每年春夏佳木斯都會發生內澇,自從位於英格吐河中游的四豐山水庫修成後,佳木斯就沒有了頭頂水患之懮,而且還多了一處休閑、游玩和親水的好去處。據了解,四豐山蓄水工程集水面積88平方公裡,總庫容1100萬立方米,75%%保證率時可供水量613萬立方米。四豐山水庫主要功能是防洪、旅游、灌溉、養魚和環境供水。

  工業用水取自松花江

  在松花江佳木斯城區段的東段江邊,有佳木斯發電廠、造紙廠和糖廠三個大型企業,不僅從松花江提水,而且發電廠和造紙廠還是佳木斯段的排污大戶,位於佳木斯段下游的樺川人對此頗有微詞:我們這兒的開江魚總有一股紙漿味。

  據水務部門的相關人士介紹,佳木斯城區有提水工程4處,其中2處是工業提水工程,2處是農業灌溉提水工程。在工業提水工程中,發電廠提水工程年提水能力6.7億立方米,主要為發電廠和造紙廠供水;友誼糖廠提水工程年提水能力600萬立方米。在農業灌區提水工程中,松江灌區設計灌溉面積3.1萬畝,長青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2萬畝,實灌面積較小。

  提水工程全部沿松花江分布,以松花江水作為供水水源。

  居民飲用水取地下水

  在佳木斯城區段踏訪中,踏訪團沒有發現居民飲用水取水口。後經了解纔知道,松花江水髒,佳木斯人的生活飲用水一直在開采地下水。佳木斯市區地下水供水系統分為市政水源供水系統,企事業自備水源供水系統和農業供水系統。

  佳木斯市政已建有7個水源地,其中松花江壩內建設的二、三、五水源因水量和水質問題已分別停用。目前有4個水源地正常運行,設計日供水能力為20萬立方米。有開采井44眼,開采深度三四十米,實際日供水12萬立方米,供水人口55.8萬人。市政水源供水系統主要為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4個水源地開采的地下水全部為第四系砂礫石孔隙潛水。目前,佳木斯市正在建設江北水源地,總計投資4.276億元人民幣,該水廠建成後,可向市區新增供水量20萬立方米。

  據了解,除了居民飲用水外,城區企事業單位的飲用水采取自備井,自給自足。現有自備井419眼,其中淺中井217眼,深水井202眼。日開采能力為11.7萬立方米,其中淺層水8.0萬立方米/日,深層水3.7萬立方米/日。企事業供水系統主要為工業生產、城市生活和環境供水。農業供水系統主要為農村生活和菜田灌溉供水。

  此外,踏訪團還從佳木斯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了解到,2002年,佳木斯實際用水總量7.17億立方米,其中城鎮生活用水為0.41億立方米,農村生活用0.06億立方米,工業用水4.85億立方米,農林牧副漁用水1.85億立方米。松花江水主要用於發電、造紙、制糖等企業及農田灌溉。

  松花江日納污水110萬噸

  在松花江佳木斯段踏訪時,踏訪團了解到,佳木斯城市排水全部排入松花江乾流,也就是說全部污水都注入了母親河,不喝松花江水的佳木斯在扮演著污染松花江的角色。據了解,佳木斯市區共有入江排污口23處,其中英格吐河以西5處,音達木河以東10處,市中心區8處,這些排污口主要接納市城區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及市區雨洪,排放方式均為暗管排放。

  2002年,排水量4.05億立方米,日均排放110.5萬立方米。其中,工業廢水3.7億立方米,城市生活廢污水0.35億立方米。由廢污水帶入松花江的污染物總量為13.9萬噸,佳木斯紙業集團和佳木斯發電廠為2個排污大戶,佔全市排污總量的60%%左右。污染物中以懸浮物、化學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為主。佳木斯市區目前沒有污水集中收集和集中處理設施,生活污水通過市政排水管網直接排入松花江,工業廢水多數中小企業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松花江,只有少數大中型企業,通過自己的污水處理設施簡單處理後排出,污水處理率為19%%。

  格節河將成佳木斯水源地

  目前,佳木斯的水資源問題除了缺乏大型控制性工程,過境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低,使大量過境水資源白白流掉外,農田灌溉還仍然為大水漫灌,節水灌溉制度推行緩慢,水資源浪費情況嚴重。

  而對於佳木斯而言,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高,水資源跑冒滴漏嚴重,節水器具普及率低和城區地下水嚴重超采問題更為突出。

  此外,松花江為佳木斯市城市排污的最終受納水體,受上游來水和城市排污的共同影響,松花江佳木斯城區段水質長年為Ⅳ類,使水體的使用功能受到影響。

  這樣的水資源問題,佳木斯同樣也看到了。水務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一再表示,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采取各種方式,如通過投資、融資的方式推進農業節水灌溉制度的實施,改造現有城市供市管網,推廣節水器具,減少和避免水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減少城市污水對松花江水體的污染,提高水資源的可利用量。

  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飲用水問題,引起了政府部門的最大關切。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正在尋找替代水源,減少城區地下水的開采壓力,使佳木斯市城區的地下水降落漏斗通過限采而逐年得到恢復。如距佳木斯市區31.5公裡的格節河水庫,是天然的綠色水庫,該水庫擴建後是佳木斯市城市供水的優選水源。

  目前,佳木斯已經將新的深水井開在江北,以緩解城市漏斗區的恢復。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