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電 一直以來,道外區自發形成的舊物市場佔據6條街路經營,交通堵塞嚴重,事故發生率不斷上昇。4日,經過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整治後,這個有著60年歷史的老舊物市場被整體搬遷。
佔據6條街事故頻發生
據了解,道外區舊物市場是自發形成的,從1945年以後在道外區北環路一帶興起。隨著時間的推移,舊物市場北起北環路,南至靖宇街,輻射北十六道街、十七道街、十八道街、十九道街、二十道街,佔用固定空間面積約5000平方米,並向附近居民區內流動經營。每周六、周日凌晨4時許,市場便開始經營,多數業戶是動遷居民,將自家舊家具等物品進行出賣,還有部分業主以低廉價格回收舊物品。
5月28日,記者來到舊物市場,剛剛走到北十六道街,街路兩側已被各種舊物佔據。沿著街路往北走,一個挨著一個的舊物成堆擺放在街路上,舊桌椅、舊沙發、舊衣櫃等家具隨處可見。從十六道街到二十道街,聚集了上萬個攤位,將街路佔據。
據了解,自從舊物市場形成後,每周六、周日都有交通事故發生。車與車相刮、車撞倒行人時常發生。為爭搶生意,業主之間打架的事兒也頻頻發生。
市場堵道路車輛進不去
在北十六道街至二十道街一帶,街路兩側有住戶近萬戶,平日裡居民家辦個紅白喜事都要經過這一帶街路。可由於舊物市場堵塞街路,辦理『白事』的居民都要等到撤市後再辦,結婚娶妻的婚車則要提前幾小時就出發,因為要通過該街路就要走上兩個小時。
舊物市場的業主不但佔據街路經營,還常常在居民區內流動經營,敲打木板聲、喊叫聲、吵鬧聲讓居民叫苦不迭。舊物市場沒有公廁,業戶們便在居民區內大小便,十分不文明。
執法局出動市場被搬遷
市民在舊物市場買賣形成道外的特色,多年來,有關部門並沒有強制對市場進行取締。但近年來市場帶來的問題愈演愈烈,有關部門作出對市場搬遷的決定。
從5月28日起,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對市場的業戶進行宣傳教育,讓業主自行撤離,搬至新市場內。4日,道外區城管局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將舊物市場整體導入新的市場內。新市場位置位於道外二十道街以東、振江街以南圍合區域內。為了防止攤位在原址上經營,從7日起,由建設局、城管局、執法局組成的巡邏隊伍將每日進行巡邏,發現有佔道的攤位將予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