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富錦沈船疑案
2005-06-10 13:39:5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王冠群 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0日電  松花江富錦江段有沈船,而且有軍艦自沈,已經是很多人知曉的史實。但沈船究竟在哪兒?沈船是什麼型號?歷史價值幾何?這成了旅游界和史學家們孜孜探求的謎底。當松花江全流域踏訪團來到富錦段踏訪時,相關人士的介紹,令踏訪團對在當年中東路事件中發生的沈船事件充滿了踏訪欲望。

  東北海軍初長成

  日前,我省著名史學家李興盛教授,應踏訪團之邀,詳盡地向轉述了我東北海軍的歷史。

  1911年,北京政府派遣『江亨』、『利捷』、『利綏』、『利川』等艦遠赴東三省的黑龍江警戒,防范俄國革命後在遠東地區中俄邊境所造成的混亂,此為東北第一支常駐的正規海軍艦隊。經過松花江漫長封凍期的困阻,1920年3月,這支小艦隊好不容易抵達駐地不久,卻爆發了『江亨』艦借炮給前蘇聯紅軍炮轟日本軍民的廟街事件,艦隊被日本扣留長達半年多。後經長期談判方纔解決。在各艦被扣的日子裡,吉黑江防籌備處已向戊通公司購買了江輪三艘改裝為軍艦,擴充兵力成立吉黑江防艦隊。

  到1927年8月,東北海軍終於完全吞並了渤海艦隊,成為全中國實力最強大的海軍,這是東北海軍的頂峰時期。

  路權引發江戰

  1929年,因張學良欲收回中東鐵路路權,雙方談判破裂造成蘇軍在當年8月全面入侵,使得在廟街事件中有借炮之誼的中蘇海軍反目成仇,雙方爆發了三江口之役。所謂三江口就是黑龍江、松花江在同江的匯流處,而三江口之役是中國與蘇俄歷史上惟一一次『海戰』,其實是江戰。

  當年的10月12日早5時30分,前蘇聯海軍由斯加斯克率領以旗艦『雪爾諾夫』號為首的艦艇共9艘,飛機25架,機關炮車40餘輛,騎兵800多人,步兵3000多人;東北江防艦隊則由『江亨』艦長尹祚乾代理指揮旗艦『利捷』、『利綏』、『江平』、『江安』、『江泰』等6艘淺水炮艦應戰。東北海軍由於司令沈鴻烈的先見之明,事先藏了一艘拖駁船『東乙』號在蘆葦淺灘中,並在船上放置兩尊火炮。戰事開始不久,蘇軍司令、參謀長、旗艦艦長等多人當場陣亡。不久『雪爾諾夫』號沈沒。蘇軍的另外三艘亦被『東乙』擊成重傷,但到了9點蘇軍的飛機加入戰場,戰局馬上改觀。由於中方艦艇防空能力薄弱,『利捷』、『江平』、『江泰』先後被炸沈,『江安』艦被炸成兩段,『東乙』炮臺船自沈,『利綏』負傷。這場江戰,東北江防艦隊與陸戰隊死傷共500餘人,蘇軍則被擊沈三艘,傷四艘,飛機被擊落兩架,死70餘人。

  自沈艦船成謎

  據史載,1929年10月19日,蘇聯飛機轟炸富錦,東北艦隊司令沈鴻烈自沈中國炮艦一艘,封鎖富錦下游江道,抵御來犯之敵。到了當年的10月30日,中蘇又在富錦爆發了江戰。中方的『利綏』、『利川』艦先自沈,只有『江亨』艦參戰,在激戰一小時彈盡自沈。沈艦產自哪國,噸位如何?現已成為眾多學者要揭開的謎底。

  一些史學界人士指出,在三江口與富錦之役後,東北海軍將『利綏』、『江亨』與『江平』等艦撈起整修重用,但『利捷』、『江泰』、『江安』等艦則已不堪修復而拆解。

  按照史學家的描述,1929年10月份的兩次江戰,我海軍損失或自沈了7艘軍艦,但當年撈起的只有6艘。這裡就出現了疑問,19日自沈的炮艦是哪艘?沒有被撈起的『利川』號現沈何處,下落如何?這一連串的謎底都待有心人來揭開謎底。

  圖為記載當時戰事的報紙。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