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電(記者 印蕾) 今天,副省長劉海生在『安全生產月』宣傳諮詢日活動現場,就當前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等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平安龍江』這一主題,今年以來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樣成效?
劉海生:安全生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和內容,沒有安全生產,和諧社會就難以實現。今年以來,我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建設『平安龍江』這一目標,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深化整治,加強源頭管理,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初步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
記者:今年上半年,全省安全生產總體狀況如何?
劉海生:今年以來在全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全省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相對穩定、趨向好轉的良好態勢,這是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努力分不開的,年初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張左己省長曾經指出:對安全生產工作不能輕言『三句話』,『在形勢的判斷上,不能輕言明顯好轉;在工作評估上,不能輕言成績很大;在責任的落實上,不能輕言普遍到位』。要求我們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形勢要有清醒的判斷。對今年以來安全生產總體狀況,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即『形勢趨於好轉、問題依然嚴峻』。所說形勢趨於好轉主要體現在全省各類事故死亡人數有所減少。截止5月底,全省各類事故死亡人數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期是煤礦安全,截止到5月20日,全省煤礦事故死亡84人,同比減少11人,下降11.6%。其中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4起,死亡39人,與去年同期5起75人相比,事故起數減少1起,下降20%,死亡人數減少36人,下降48%。所說問題依然嚴重表現為重特大事故還時有發生,道路交通死亡人數居高不下,煤礦零打碎敲事故頻發,重大隱患仍然存在。因此,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存在的問題,正確分析把握當前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形勢,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紮紮實實地做好艱苦細致的工作,在量變的積累中謀求質的飛躍,推動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記者:針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今年以來采取了哪些舉措,重點解決了哪些重點、難點問題?
劉海生: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覆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滲透於每一個環節,是綜合性的工作。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首先必須拓寬視野,善於發現和掌握其規律和特點,既要全面安排,也必須突出重點;既要立足長遠,也必須著眼當前;既要抓好共性問題,也必須解決好個性矛盾,必須在抓主要矛盾,在解決關鍵性問題上下功夫。針對全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際,年初以來我們把強化工作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四個強化』,解決『四個問題』。第一,強化了安全生產責任,解決好職責不明、工作不實的問題。第二,強化安全專項治理,解決好政令不暢、執法不嚴的問題。第三,強化安全監管體系,解決好力量薄弱、斷層漏管的問題。第四,強化安全基礎設施,解決好投入不足、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不懈的努力,強化了責任制,推進了工作落實;加大了執法檢查監督力度和行政處罰力度,樹立起執法權威;理順了體制,強化了縣區安全監管機構、人員隊伍;加大了安全投入,提高了科技安全保障能力;切實加強了以煤礦、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防爆器材和建築等行業領域為重點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各級政府的安全責任意識,各級政府真正做到了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擺上重要位置,時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並真正落實到了行動上,體現在效果上。
記者:通過處理七臺河『3.14』事故,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在加大責任追究,加大對小煤礦『黑心』礦主背後保護傘以及腐敗行為的懲戒力度上的決心,近期我省還有什麼新的舉措和做法?
省領導:目前,全省安全事故頻發,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責任不落實,責任追究力度弱。對發生的事故,在責任追究上,只對肇事企業實施最低限度的經濟處罰,對企業法人實施最低程度的行政和刑事追究,甚至給予撤職等象征性追究,使之在短時間內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企業主不怕處罰、不怕追究、不怕責任;同時對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行政追究明顯過輕,失之以軟、失之以寬,不影響進步和提昇,換崗位繼續做官,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這是造成敢於違法違章的根本原因。這種表皮的、象征性的責任追究狀況,已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已經痛下決心,從根本上扭轉懲治不力的被動局面。前不久,省政府和龍煤集團分別制定了《黑龍江省煤礦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關於嚴肅追究安全事故行政責任的規定》。3月24日,左己省長主持政府專題會議,專門研究對『3.14』事故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目前對事故責任人已處理到位,並通過媒體公開曝光。對3.14事故責任人及充當幕後保護傘的有關人員的嚴懲,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的態度和決心。4月19日,為了加強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鼓勵廣大職工和人民群眾參與到煤礦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來。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嚴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領導乾部參與小煤礦生產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黑辦電[2005]16號),其中一條,建立煤礦舉報獎勵制度,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凡是舉報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領導參與或充當保護傘為親友經營小煤礦提供便利條件謀取私利問題,一經查實,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舉報人5—10萬元重獎。 目前由省監察廳、省安全監管局、煤礦監察局等部門正在對各產煤市地,專項檢查領導乾部充當小煤礦保護傘問題。
記者:煤礦安全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我省采取了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煤礦生產安全?
省領導:煤礦安全生產歷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必須高度警覺,時刻不能松懈。5月31日,省政府在鶴崗召開了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從五個方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第一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和非法生產,徹底解決關不掉、停不住的問題。各地、各部門通過集中清查,集中會戰,抓好關停,嚴肅查處,加大責任追究力度。第二立足治本,全面強化煤礦安全基礎和管理工作。一是切實加強思想教育,築牢『安全第一』的思想;二是加大安全培訓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職工素質;三是重點突破,全面推進,抓好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四是抓好基層隊伍建設,強化現場管理;五是借鑒先進經驗,加快小煤礦管理體制創新步伐。第三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狠抓責任制落實。一是為加強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省政府成立了煤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各產煤市地也相應成立了煤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從解決直接問題和相關問題入手,標本兼治,從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抓起,抓好當前,立足長遠,全面落實長效機制。二是強化縣區煤礦安全生產的領導。三是明確職責,進一步落實煤礦安全責任。按照煤礦安全生產『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原則,結合我省實際,理順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體制,明確地方煤礦安全監管和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的職責。四是強化責任制,推進工作落實。通過這些措施必將推動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