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15日電 城市大街小巷、居民庭院的亂貼亂畫現象由來已久。從制販假證到男女『公關』,從收藥、賣藥到靜點,從開鎖、通上下水到招聘工人、出租房屋等等,不一而足,有人稱其為城市臉上的『狗皮膏藥』。
家住哈爾濱市河潤街的市民李敏生說,家裡的防盜門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疏通下水道、開鎖之類的小紙片。而街路、建築物牆體上『辦假證』的大字也是時不時撞入眼簾,『我就不明白,這幫人就這麼明目張膽,固定電話、手機號、銀行卡都敢往上寫,咋就沒人給它停了呢?咋就整治不了呢?』
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分析,亂貼亂畫此起彼伏,一方面是社會重視、參與程度不夠,缺乏經常性、連續性。據了解,目前亂貼亂畫清理工作由城管部門牽頭,街道、社區負責組織,采取人海戰術集中突擊清理,沒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另一方面,清理手段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手工作業階段,有的僅僅是簡單的涂抹覆蓋,無形中形成了『二次污染』。
也有人提出,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不力。城市亂貼亂畫清理工作現在還主要依靠城管部門單兵作戰,電信、金融、公安等部門的應有作用還遠沒有發揮出來。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道裡區勞動局副局長趙立新建議,為將清理城市亂貼亂畫工作持久開展下去,可以明確亂貼亂畫的監督和清理責任主體。公共設施由誰負責管理,就由誰負責對亂貼亂畫的日常監督和清理。同時,城管部門要建立亂貼亂畫電話登記備案制度。一旦出現亂貼亂畫,責任區內的責任主體要及時向所在區城管部門舉報亂貼亂畫者所寫電話,對電話號碼登記備案,以便進一步處理。此外,城管部門還應主動爭取電信、金融、公安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從亂貼亂畫者的電話號碼及銀行卡號等源頭入手,依靠高科技手段,對其給與打擊。該依法處罰的依法處罰,該追究責任的提請有關部門追究責任,徹底根治亂貼亂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