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龍江走出的『三分王』 記黑龍江省籍籃球運動員遇俊鍇
2005-06-15 13:21: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大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5日電 每年小遇回來都要抽出時間與記者小酌幾杯,今年也不例外。帶領雲南隊衝進CBA聯賽四強、並以139個三分球獲得常規賽『三分王』稱號的遇俊鍇日前又一次回到家鄉哈爾濱,幾杯啤酒下肚,小遇感慨萬千。

  從『遇老七』到『雲南王』

  關心籃球的人都知道,我省男籃近些年雖然不太景氣,但從我省走出的明星可不少,比如丁偉、張敬東、李群……在兵多將廣、球星雲集的八一隊,遇俊鍇只能算是個邊緣的角色。偶爾上場,也是排在第七個上場,時間久了,隊友們笑稱他為『最佳第七人』,於是『遇老七』的綽號就這樣有了。遇俊鍇對此十分感慨:『平時的訓練我是最好的,但比賽的時候我就是替補。打完比賽別人可以放松,我得接著苦練。但我沒有埋怨什麼。』

  對八一隊的軍旅生涯,遇俊鍇的感情有些復雜:『我有一個經典的句子形容自己:我把十年的青春獻給了八一的板凳,而這是我籃球生涯最好的十年。』

  十年了,小遇沒有放棄,他默默等待,相信金子終有發光的一天。終於,在去年小遇做出了果斷抉擇,轉會到雲南隊。10年積蓄的能量爆發了,在上賽季,小遇多次扮演『關鍵先生』,帶領昇班馬雲南隊過關斬將,殺入南區三強,而他本人場均20多分,將常規賽三分王攬入懷中,還以762分的得分居全隊次席。『這是那個遇俊鍇嗎?』很多人不相信。『如果這個賽季我再不離開八一隊,我真的廢了。』小遇也驚訝自己的巨變。

  小遇不僅是雲南隊的頭號殺手,更是球隊的精神領袖。他在場上不只顧著自己打球,而是統領著全局,那股『老大』的氣勢讓人再也找不到當初『遇老七』的影子。『我離開八一隊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小遇說。

  難以割捨的家鄉情結

  遇俊鍇1977年出生在哈爾濱,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道外區體校開始練球。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有一天去哈市第五中學接在那練球的妹妹,看到旁邊有空籃就投幾下,被五中的教練相中了,就這樣他進了五中校隊。雖然是以上學為主,但他開始接受了一點正規的籃球訓練。第二年在哈爾濱市的中學生籃球比賽上,代表道裡參賽的五中校隊獲得第二名。

  1991年是遇俊鍇籃球生涯的一個轉折點,4月份廣州軍區教練來哈爾濱選隊員,當時已長到了1米83的他被挑中,就這樣14歲的遇俊鍇到廣州部隊當了一名體育兵。1993年廣州部隊獲得全國青年聯賽第三名,小遇也以優秀的表現入選了國家青年隊。

  1995年,遇俊鍇迎來了他的又一個轉折點,廣州部隊解散他進了八一隊。在八一隊十年間,他訓練夠苦,但極少得到上場機會。同時他也經歷了這支鐵旅輝煌的CBA歷程。

  本賽季轉會雲南隊,遇俊鍇邁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說:『成功往往垂青平時很刻苦的人,你刻苦訓練,可能暫時沒什麼成績,但早晚你會得到回報,我感到今年聯賽對我的努力有了回報。』

  在外闖蕩了14年,28歲的遇俊鍇對家庭、家鄉有著深深的眷戀。他說:『我家對我影響太大了。小時侯家裡不富裕,父母總是想法讓我吃好。剛到廣部的時候去蘭州打比賽,我爸坐了3天3夜的火車去看我。有時我們在外地比賽,我爸也坐著火車從哈爾濱去看。直到現在,我爸每次看完我比賽都將我的不足、發揮不好的地方記下來,打電話告訴我。』

  對於『三分王』這個頭銜,小遇看得很淡,在他的心目中,沒有機會為家鄉效力是自己的最大遺憾。今年全運會預賽前,已經脫離八一隊的小遇找到了我省男籃教練王顯忠,表示不要一分酬勞代表家鄉出戰全運會,但最終因為軍籍在身(遇俊鍇的關系現在在空軍指揮學院)未能如願。

  這是否會成為小遇籃球生涯中永遠的遺憾?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