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新民 |
東北網6月17日電 題:『鐵人隊長』--記大慶鑽探集團鑽井二公司1205鑽井隊隊長李新民
記者 杜麗華
52年前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用人拉肩扛運鑽機,52年後李新民帶領1205鑽井隊實現了井口機械化;52年前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用臉盆和帽盔從水泡子裡端水打井,52年後李新民帶領1205鑽井隊結束了司鑽露天操作的歷史;52年前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在大慶油田打井,52年後李新民帶領1205鑽井隊走出了國門打井。前輩王進喜是1205鑽井隊的第一任隊長,他給世人留下了吃苦耐勞的『鐵人』精神。李新民是1205鑽井隊的第18任隊長,他要傳承這種精神……
『1205鑽井隊隊長這個職務不是權力,不是利益,更不是榮譽,而是一份責任,忘記了這份責任,我們就愧對鐵人老隊長,愧對所有的05隊人,也愧對05隊的後來人』。李新民把這樣一句時刻地記在心裡。他說,『『鐵人老前輩把1205隊打造成了一支吃苦耐勞的隊伍,我要接過這面旗幟,讓05隊成為一支新時期的科技強隊。』
1990年,李新民告別了大慶石油學院的學習生涯,來到了他向往以久的1205鑽井隊,當上了一名普通的鑽工。李新民說,當時,能來到1205鑽井隊,在老鐵人曾經工作和戰斗過的地方工作,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了鐵人王進喜這個榜樣的激勵,李新民做好了應戰各種困難的准備。就這樣,他一步一個腳印,塌實地工作著,從一名普通的鑽井工人成長為技術員、副隊長。2003年他接過05隊隊長的接力棒,成為1205隊的當家人。
市場經濟的海洋會有很多大風大浪,二次創業征程任重而道遠。面對鑽井市場,李新民決心一定要把05隊帶成一支具備各種井型施工能力的多功能鑽井隊。為此,他以鐵人『識字搬山』精神為動力,每天都抽出時間學習鑽井新技術、外語和計算機知識。在施工中遇到的技術難點、重點問題,他都一一記到本上,結合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消化理解。經過努力,他的專業英語水平基本達到了對話的程度,能夠熟練地操作計算機,並獲取了自修本科學歷。2003年初,他組織創建了05隊『青工崗位技校』,擔任教師,指導大家學習前沿鑽井技術、涉外承包等知識,還開展了『崗位交差、技能昇級』達標競賽。
目前,全隊人人能用英語填寫生產報表,達到『本崗精、多崗通、全崗能』。團中央第一書記周強來1205隊考察時,對『青工崗位技校』給予充分肯定,他說,1205隊是全國青年學習的榜樣。市場不會接納沒有鑽井技術實力的標杆,要永葆鐵人隊隊旗不褪色,必須與時俱進,靠科技提高隊伍的核心競爭力。
為了拓展市場的需要,李新民帶領隊伍把開拓市場的著力點落在貫徹公司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上。2003年初,05隊承擔了新型直流變頻鑽井的試驗。乾鑽井的人都知道,搞新機型試驗費時費力,而且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臺鑽機采用國內外鑽井機械新技術,如果試驗成果,不但使05隊率先實現井口機械化,減輕鑽工的勞動強度,增加生產的安全性,還能為公司引進新設備,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一組組記錄的數據、一遍遍鑽機性能、一個個調試部件,在井場奮戰了30多日夜,李新民和他的團隊憑著過硬的技術水平,使試驗一舉成功,結束了司鑽露天操作的歷史,也圓了鐵人老隊長割掉鑽機『貓頭』的遺願。針對ZJ15/900DJ鑽機氣控箱設計復雜,給經常搬家的鑽井隊帶來不便的實際,2004年李新民帶領革新小組大膽地進行改造,經過合理布局管線、更換氣控元件,使革新後的氣控箱安全便捷,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2003年以來,李新民帶領革新小組為隊裡解決比較大的生產難題28個,完成『五小』、『金點子』成果5項,不僅保證了鑽井生產的順利進行,而且還實現了安全生產無事故。采訪中,1205隊的隊員給我們講述一個感人的故事:2004年2月,05隊在鑽井進尺向200萬米大關突破的關鍵時刻,井架立管游壬刺漏就像人的動脈血管受到損傷,鑽井液不能正常循環,這時井已打到1000米的下部油層,如果不及時修復,不僅突破200萬米進尺大關的計劃會泡湯,還將造成卡鑽的嚴重事故,隊長李新民帶領幾名骨乾立即成立搶修小組,迅速查出刺漏原因,立即組織排除故障,可是在油壬旋緊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時,只見隊長李新民系上安全帶爬上井架,雙腿盤住槽鋼,一只手抓住保險繩,另一只手掄起十幾公斤重的大錘奮力砸緊油壬,戴手套用不上力,他就甩掉手套,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一下一下地砸著,20多分鍾過去了,油壬終於砸緊了,鑽機開鑽了,可隊長李新民的雙手已經凍得麻木了,一些鐵錚錚的漢子都心疼得流下眼淚。
面對新時期的這位『鐵人隊長』,讓我們感動的地方很多,然而李新民說起自己的事,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句:『踏著鐵人老隊長走過的路,追隨著他的足跡,我沒有感覺到自己工作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