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20日電 19日是『父親節』,記者在街頭看到,許多市民購買各式禮物給自己的父親過『洋節』,每人平均消費在百元左右。記者就此采訪多位父親,他們的看法是,兒女能多留一些時間陪在父親身邊,遠比精心挑選禮物或者找個酒店大吃大喝一次更好。
19日上午,中央大街上的諸多商家打出『為父親獻一份愛心,給父親親情留言』等促銷標語,許多平日相對冷落的男性服裝和用品區人潮湧動。除了領帶、皮夾等傳統男士禮品外,專門針對男士設計的男士化妝品,從近百元的男士護膚便攜式禮盒到十幾元的男士活性礦洗顏泥都賣得很好。許多有消費能力的子女,為上了年紀的父親購買醫療健康用品可謂『不惜重金』,壯骨粉、參茶等保健品的價位都在百元以上,還有的子女到體育用品商店給父親購買價格不菲的家用健身器材表達愛心,也有不少子女在酒店預訂宴席,以聚會的形式慶祝父親節。一些比較前衛的年輕人則用心良苦,在一家大企業工作的王小姐給父親預定了一籃鮮花,同時拿出的禮物是為父親訂好的雙飛新疆、敦煌、莫高窟等地11日游。28歲的林業大學研究生郭琪,把自己的婚禮定在父親節這天,把自己人生最重大的儀式與父親節一起慶祝。
據不完全統計,多數在19日為父親獻愛心的市民,消費幾十元至百元之間,年輕市民為父親花錢比中老年市民為父親花錢要『猛』。而許多父親對過這種『洋節』並不感興趣,尤其是上年紀的父親,對孩子們花高價購買禮品的做法並不滿意,他們更希望子女能多抽時間在家陪著父母吃飯嘮家常。有關人士說,給父親過節只是一種形式,素有敬老傳統的中國人,應該在這個節日裡體現出更多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