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有方買藥嫌麻煩 照方抓藥不認可 處方藥『限售令』成一紙空文
2005-06-20 09:29: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姜學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20日電 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加強零售藥店抗菌藥物銷售監管促進合理用藥的通知》(國食藥監安2003 289號)規定:未列入非處方藥藥品目錄的各種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類、?諾酮類、抗結核、抗真菌藥物),在全國范圍內所有零售藥店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纔能銷售。

  處方藥『限售令』自去年7月1日起實施至今,記者對哈爾濱市藥店連日走訪卻發現,不少零售藥店試探著度過近一年的適應期後,這個『限售令』變成了『法不責眾』的一紙空文。

  開處方買藥麻煩沒處方照樣賣藥

  16日,記者腹瀉,前往哈爾濱市一家醫院,體驗到了患者開處方購藥的經歷。掛號處交2.5元掛了個『普通號』,記者返回消化內科診室排隊等候;10分鍾後,醫生簡單詢問了記者近日的飲食後,表示要驗血常規、便常規後纔能確診,這兩項檢驗共花費27元……看病一個多小時,記者在各相關檢查室多次往返,最後醫生確認沒大毛病,開了兩盒治療腸道疾病的『希捷』,在記者的要求下,醫生又加開了『黃連素』和處方藥『頭孢』各一瓶。

  記者隨後來到中央大街一家大型藥店,沒出示處方提出購買『頭孢』,售貨員問也不問便開票付貨;在該藥店另一針劑櫃臺,雖貼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消費者從本櫃臺購藥需出示處方』字樣,但記者同樣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將兩瓶葡萄糖注射用液買到手。

  處方『天書』難譯有處方買藥更難

  記者找到該藥店的張經理,詢問為何沒有處方卻能買到處方藥?不想,張經理對此竟一肚子委屈:『限售令』從去年7月1日起實施時,藥店嚴格執行一段時間後,藥店的零售額卻同比下降了近80%。這是因為,北方人多習慣自我藥療,藥店一旦拒絕向沒有處方的顧客售藥,他們多認為是藥店在故意刁難,以此引起的投訴比例很大。張經理還表示:『一些醫院為防止處方外流,往往在開藥方時,或字跡模糊不清,或用數字、符號替代藥名,變相地使處方變成了難認、難用的「天書」。有的顧客憑處方買藥,雖然藥物成分相同,但由於藥名不同,藥店「照方抓藥」顧客還不認可。』

  『藥師』少畢業生多規范市場靠政策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國家設立藥品分類管理,是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但目前相關配套制度尚處於過渡階段,無論從方便市民購藥的角度出發,還是嚴管藥店的處方藥品,在監管工作上都有一定難度。

  如何解決當前購買處方藥不規范的難題?市政協委員徐曉陽認為,政府應出臺有關零售藥店執業藥師或助理執業藥師駐店制度,讓具有專業知識的藥師現場開『處方』,既能減少患者到醫院開處方的成本,也便於有關部門監督管理,使藥店從『偷偷摸摸』地違規售藥,走向名正言順地正規售藥。

  采訪藥師職業現狀時記者發現,一面是不少醫學類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執業藥師的需求量大卻虛位以待———在記者走訪的10家大中型藥店中,只發現一家藥店有專人為顧客購藥諮詢答疑,但其身份是醫生還是藥師?不得而知。記者在有關部門了解到,藥師本應是『熱門』執業人員,但現在絕大多數藥店,『坐堂』藥師的職位是空缺的。而省教育廳公布的黑龍江省今年高校本科畢業生年就業率為88.95%,而中醫學類、護理學類的就業率竟居於年就業率最低的10個科類中。有關人士建議,這兩者何不找到有效渠道結合,以實現人纔與管理的雙贏。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