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20日電 哈爾濱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日前公布哈爾濱市市民精神健康調查報告,據不完全統計,患有各類需要治療的心理障礙及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或患有精神疾病的約3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5%左右。
由於人們對心理問題認識的不足以及受傳統觀念、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影響,目前只有極少數精神疾病患者能夠接受專業化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相當一部分存在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的人,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心理治療和危機乾預,而給本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也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有的甚至釀成悲劇。
與此相對應,哈爾濱市專業的心理諮詢人員非常短缺,專業機構十分不健全。據統計,目前哈爾濱市通過培訓的心理諮詢人員約有800餘名,其中拿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資格鑒定認證考試證書的約有240人。除了市第一專科醫院和各大醫院的精神、心理專科門診以外,專業的心理諮詢人員主要分散在社會上的心理培訓學校、心理諮詢研究所、各高校以及類似團市委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等機構中。據介紹,按照聯合國規定的標准,目前哈爾濱市心理諮詢專業人纔缺口近9000人。
可以預見,今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劇烈變化,心理問題會越來越成為困擾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現實問題。如何促進公民的心理健康,指導人們去應對心理危機,有效解決心理問題,成為城市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民建會員趙立新建議,借鑒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的經驗,盡快組建哈爾濱市心理危機乾預中心,從預防體制和專業機構、人纔資源的整合等方面著手,建設一支由心理學專家、公共衛生研究人員及精神衛生控制工作人員等組成的心理危機乾預隊伍。
他說,『組建初期,可以采取類似各級政府法律援助服務中心抽調律師參加義務法律諮詢服務的辦法,從各大醫院、高校及社會上的心理培訓學校、心理諮詢研究所等單位定期抽調專業的心理諮詢人員輪流值班,通過開通心理危機乾預熱線,面向社會普及心理衛生知識,提供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服務和心理危機乾預,幫助心理疾病患者盡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