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21日電 16日、17日,3名外地游客在松花江野浴時分別在同一地點溺水身亡,據知情人介紹,溺水處原來是一個深約一米多的坑,江水在此形成漩渦導致不識水性者身陷其中難以逃脫。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松花江從濱洲橋至防洪紀念塔江段隱患重重,淹沒在水中的沙坑,停泊在航道中的廢舊游船,每天夜間向游人出租的小舢板,對游人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市民呼吁,有關部門應切實負起責任,盡快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17日19時許,從肇東來哈爾濱打工的王某、劉某與其他4名伙伴一起到江邊游玩。幾個人在井街北頭的江邊下水衝涼,逆水向防洪紀念塔方向游了50米左右,王某、劉某便雙雙溺水身亡,溺水處距江岸僅有三四米距離。據在江邊賣冷飲的周大媽介紹,16日18時許,一名民工模樣的外地游客,在同一地點野浴時溺水身亡。兩天裡,3名溺水身亡者都是20歲左右的小伙子,溺水地點相同,過程極為相似。
在知情市民指點下,記者在青年宮對面江中小船上找到了看船人耿師傅。耿師傅在江邊看船已近20年,對這一帶的水情非常熟悉。耿介紹,淹死人的地方原來停靠著一條賣生啤的游船,大約20天前船被挪走後,形成了一米多深的沙坑。耿分析說,因坑深水急,江水在這裡形成了漩渦,不識水性的人會被旋轉的水流吸進去難以脫身,上周四、周五兩天溺水身亡的3個年輕人,溺水的情形基本相同。
記者發現,在濱洲橋西側江心島與江南岸之間狹窄的水面上,靠近江心島並排停靠著3條廢舊游船,靠近南岸也橫七豎八停靠著幾條舊船,雙向『夾擊』,剩餘的航道空間只有十幾米。在3條大游船的前面,一根固定船體的鐵鏈子沒入江水中。耿介紹,入春以來,每天晚間都有少則幾條、多則十幾條的小舢板到江邊偷偷做出租生意,常常營業到後半夜。駕船者多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絕大多數不識水性,拴船的鐵鏈子、江水在游船處形成的旋流,極易造成船翻人亡的惡性事故。
采訪中市民們強烈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在沙坑前的江岸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清理阻塞航道的廢舊游船,取締小舢板違法經營,切實保障游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