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興安嶺森林覆蓋率逐步提高 再現原始森林風貌
2005-06-21 18:52: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書斌 葉平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加格達奇6月21日電 因森林資源消耗的減少和保護措施日益完善,黑龍江大興安嶺的森林覆蓋率逐步提高,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樣性基本得到了恢復,原始森林風貌又開始重現。

  大興安嶺曾是我國最主要的木材產地,從1964年開發至今,林區已經累計為國家貢獻木材1.1億立方米,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木材支持,但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破壞和資源耗竭等問題。大興安嶺是黑龍江和嫩江的發源地,也是松嫩平原、內蒙古草原以及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的天然屏障。據林業和生態學家測算,大興安嶺的生態效益遠遠高於木材的產出價值,它擋住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涵養了水源,調節東北和華北地區的氣候,大興安嶺林區每年的生態價值達600多億元。

  『天保』工程實施後,大興安嶺林區加快生態建設,減少森林資源消耗,木材產量從1997年的350萬立方米減少到2004年的214萬立方米,幾年中減少森林資源經營性消耗598萬立方米。同時,大興安嶺林區逐步完善森林資源的保護措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管護、專業隊伍管護、公安森警執法巡護管護為主的『三道防線』,加強保護力度。

  從2002年開始,林區還取締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采金活動,同時建立起南翁河等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北極村、雙河、多步庫爾等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經過數年生態保護,大興安嶺的森林覆蓋率已由1997年的75%提高到78.5%。過去曾一度絕跡的珍貴野生動物頻頻出現,大興安嶺的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樣性基本得到恢復。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