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1日電 6月20日上午,黑龍江省召開全省防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圍繞3個重點、6項工作對當前的防汛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張左己針對水利、氣象部門的分析預測及6月10日下午寧安市沙蘭鎮發生的特大山洪災害指出,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持續出現近年罕見的嚴重春澇等極端氣候現象,特別是局部短時強降雨明顯多於歷年同期。從氣象條件看,今年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很大;從洪澇災害發生的規律看,黑龍江省正處在可能發生洪水的臨近期;從現有防洪工程看,抵御大洪水的能力明顯不足;從防汛意識上看,麻痺思想和僥幸心理已經成為防汛的最大隱患,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視。
張左己省長強調,黑龍江省今年的防汛工作要突出中小河流、病險水庫和山洪易發地區三個重點;把握水情雨情預報、查險搶護和指揮調度三大關鍵環節,落實責任,強化管理,確保大江大河、中小河流、重點水庫不潰堤、不垮壩,確保大中城市和重要設施的防洪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決奪取全省防汛工作的全面勝利。
張左己省長著重指出,在大汛來臨之前,必須認真做好六項工作:
第一,下大氣力搞好水毀工程修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要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積極創造條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水毀工程修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度。保證在主汛期到來之前,主體工程達到設計防洪標准。對於汛前確實有困難不能達標的,要從嚴落實安全度汛預案,強化搶險應急措施。要對各類險工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和處理險情,把隱患消除在洪水到來之前。要特別重視水庫防汛安全,各地在抓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同時,要抓緊制定安全運行計劃,加強安全檢查和管理,消除一切安全隱患。各級水庫管理單位要認真檢查水庫安全狀況,把各項搶險措施落實落細,對病險水庫在汛期死看死守,確保萬無一失。要按照批准的控制運用方案,嚴格控制各類水庫安全運行,不得超標准蓄水,病險水庫要降低水位運行,存在嚴重病險問題的水庫,必要時可以空庫運行。
第二,切實做好山洪災害易發地區的防汛工作。各地必須認真吸取山洪災害教訓,高度警惕,嚴加防范。要『以雨為令』,有關地區的各級防汛責任人要迅速上崗到位,密切監視汛情,建立上下游、左右岸水雨情通報的互動機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傷亡。要提高基層氣象、水文部門的預測預報能力,及時做出強降雨和洪水預報,增加預報發布密度,異常天氣要隨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山洪、泥石流易發地區的村乾部手機要24小時開機,保持通訊暢通,發生的超標准費用由財政補貼。村村都要設立『大廣播喇叭』,遇緊急情況要以最快速度發出通知,組織群眾迅速轉移避險。對重大隱患點和山洪災害多發區,要安排和督促有關部門反復進行排查。對可能發生危險的地區,要采取群眾方便和可能的形式開展自救知識宣傳,家庭和公共場所要准備避險逃生器材。突發災害時,在有效發揮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的組織作用的同時,也要充分調動群眾救護的作用,增強自救互助的意識,爭取避險逃生最佳時機,確保人員安全。要在易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地區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緊急情況下可實行區域管制。要規范山區建設,避免因開礦、采石、築路、挖渠等人為活動影響山體穩定。加強山區城鎮和居民點建設管理,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災害易發區,努力避免山洪災害損失。
第三,進一步修訂完善和落實各類防洪預案。一要增強預案的可操作性。無論洪水調度方案,工程搶險方案,分洪區人員轉移與安置方案,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等,都要周密策劃,詳細安排,精心准備,務求符合實際。二要逐步完善修訂預案,覆蓋面要廣。凡是有防洪任務的城市村鎮、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山洪泥石流易發地區等防洪重點部位,都要根據今年防洪特點和重點搞好防汛工作預案的編制和完善工作。三要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同時,要按預案的要求組織培訓和演練,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和完善。要加強抗洪搶險專業隊伍的培訓和演練工作。
第四,堅決做好河道清障工作。各地要認真執行《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誰設障誰清除,誰管轄的范圍誰負責清除』的原則,制定出清障工作計劃,設專人指揮,打殲滅戰,全面清理,限期完成。堅決杜絕新的違章設障行為,嚴禁侵佔河道,私建濫建。要加強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限期整改,對清障不力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五,備足備齊各類防汛搶險物資物料,加強抗洪搶險專業隊伍建設。要按照防大汛、搶大險的要求,切實抓好各級防汛物資的補充和儲備工作,重要防汛物資要落實生產企業,落實運輸車輛,一旦需要,必須保證生產和供應。重要堤段、病險水庫和險工弱段要抓緊備足抗洪搶險土方和物料。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各地要保證江河堤防每公裡備土2000立方米,重點堤段、險工弱段每公裡備土4000立方米,並備一定數量的砂石物料,滿足抗洪搶險需要。
第六,要抓好中小學校學生汛期的安全工作。一要組織力量,迅速開展安全檢查,既要查隱患,又要抓整改。各地要積極行動,組織人力,對易發生山洪和泥石流區域的中小學校捨和中小學生往返地段,進行認真排查,及時消除一切隱患。要迅速制定中小學生安全度汛預案,明確責任,落實專人,健全制度,強化管理,確保安全。二是嚴肅紀律,認真落實學校學生安全工作有關規定。嚴禁學生在D級危房上課,嚴禁各級各類中小學擅自組織沒有安全保障的學生夏令營及秋游等各種校外集體活動,特別是禁止城市學生集體到易發生山洪的山區旅游。對違反規定特別是造成學生傷亡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三是認真研究和落實中小學生避險的辦法和措施。對山洪易發地區、低窪地區的中小學校,要根據情況轉移到安全地方上課,特別危險的地區,如果沒有易地上課條件,經當地教育部門批准,可以停課或者調整放暑假的時間,並落實補課計劃。全省中小學校都要設立緊急情況逃生課程,增加學生自救互助逃生避險知識,進行必要的安全演練。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學校和教師要以保證學生生命安全為第一要務,臨危不懼,高度負責,組織和幫助學生脫險,確保學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