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6月25日電 剛剛落下帷幕第十六屆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上,黑龍江省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首次以產業項目的形式參與經貿洽談活動,文化產業以哈洽會為平臺,接受市場的評判,成為展會上的一大亮點。
這是哈洽會第一次設立文化產業展區,文藝演出、書畫藝術、民間工藝美術、冰雪文化藝術……10大類80餘個品種,上千件展品成為展會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到哈洽會結束,首次亮相哈洽會的文化產業展區收入頗豐。共有10項文化產業項目合作成功簽約,總計金額達8170萬元。僅龍江冰雕藝術赴美國商業展出,一個項目合作簽約額就達2550萬元。主辦方說,首次亮相哈洽會的文化展區讓人們看到了文化產品市場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也找到了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進入市場新的切入點,更為文化產業走向市場帶來了諸多啟示。
哈洽會上演『文化盛宴』
第十六屆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開幕前不久,主辦方發布了一大新聞:本屆哈洽會首次設立文化產業展區,文化部門首次登上哈洽的展臺。本屆哈洽會商務部、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中國貿促會首次成為主辦單位,正式由地方性展會『昇級』為國家級展會。自1990年以來,哈洽會已經連續舉辦了15屆。如今,已經牢固確立了中國對俄經貿第一展會的地位。但哈洽會的展臺上一直都是經濟、技術、貿易項目為主。文化產業展區亮相哈洽會的消息一發布就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6月15日,哈洽會一開館,文化展區就成了一大看點,眾多的客商和參觀者被特色濃郁的黑土地文化深深吸引,不少人在展位前一邊參觀一邊好奇地問這問那。
文化產業展區現場的滿族舞蹈表演
在5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產業展區內,文藝演出、書畫藝術、民間工藝美術、冰雪文化藝術、動漫與網絡游戲、文化中介經營、文化旅游(包含紅色旅游)等10大類共80餘個品種的項目通過產品實物、文字、圖片、多媒體光盤、現場制作和現場表演等多種方式充分展示。在展區現場,參觀的人們都發現了這樣一個特點,參展的文化項目地方特色十分突出,用魚皮做衣服、用魚刺粘花草、樺樹皮做版畫……很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舞臺藝術和民間工藝品,像龍江劇、海倫剪紙、冰雪畫、北大荒版畫、黑河樺皮工藝等都在展臺上紛紛亮相。文化展區不僅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客商和參觀者,許多國外客商也同樣感到新奇,俄羅斯的波普洛娃操著生硬的漢語說,沒想到黑龍江還有這樣豐富的文化。
據主辦方黑龍江省文化廳有關人士介紹,本屆哈洽會的文化展區相當一部分項目成交或達成成交意向,大興安嶺呼瑪縣的樺皮制品與某企業達成包銷協議,根雕、版畫、剪紙、俄羅斯油畫、木雕、音像制品、立體冰雪山水畫、橡木酒桶馬車等都有數量不等的成交。據了解,本屆哈洽會上文化產業的簽約項目中,相當一部分是黑龍江文化機構與國外客商簽約。黑龍江省雜技團赴墨西哥、哥倫比亞商業演出項目;黑龍江省雜技團與歐洲演出公司聯合組建冰上雜技舞蹈機構項目;俄羅斯藝術表演團體來華演出全權代理項目等等,僅龍江冰雕藝術赴美國商業展出,一個項目合作簽約額就達2550萬元。
黑龍江省雜技團與法國客商簽約
<p> <new_page/></p>
新探索帶來新啟示
黑龍江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處長王兵說,哈洽會開幕之前,他們本想設展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宣傳,擴大影響力,讓以後的文化產業洽談更有吸引力,而事實比預期好得多。雖說簽約8000多萬並不能一鳴驚人,但也確實是收獲不少。記者了解到,哈洽會結束後,黑龍江省文化廳正著手促進『海倫剪紙』、『銅鏡』、『草筆』等在展會上受歡迎的文化產品文企聯姻,讓更多的文化產品有更多的機會走向市場。 談到哈洽會上的啟示,黑龍江省文化廳副廳長朱宏偉感慨良多。
啟示之一:『文化產業應該充分借助、利用哈洽會這樣的經貿平臺。』 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這麼一個經貿的平臺,非常有助於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現在看,哈洽會已經成功地舉辦了16屆,在國內外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它所發揮促進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文化產業進去之後,豐富了哈洽會的內容。同時,這個平臺恰恰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最有力的一個空間。哈洽會原來主要內容是經濟、技術、貿易,現在加進來了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同樣有經濟、技術、貿易,現在看,文化產業充分利用這種大型的經貿洽談會的平臺來展示自己,來發展自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啟示之二:『參加哈洽會是文化產業與市場接軌的有效方式。』 文化產業要遵循兩個規律,一個方面它要遵循文化本身內在的規律,另一個方面,它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文化產業的發展具備了任何產業形態發展所需求的基本要素。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需要技術,需要人纔,需要資金,需要市場,文化產業也不例外。所以,文化產業的發展一定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然後和市場條件下的國際規則、國際慣例接軌。只有這樣纔能得到比較大的發展。我們參加這個哈洽會就是這種接軌的有效方式,也是遵循這種規律的具體表現。
啟示之三:『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市場的牽引。』 以前企業的發展我們叫做先生產、先銷售、後市場。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都先考慮市場,市場需求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市場需求多少,我們就生產多少,市場需求什麼樣的款式,我們就生產什麼樣的款式。在哈洽會這樣一個大的市場上,我們看到文化產業,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市場究竟需要什麼,究竟喜歡什麼,哪些產業,哪些文化服務是市場所需要的。我們了解了市場需求之後,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提供部門就有了個市場取向。真正體現出面向市場,面向群眾,面向實際。如果我們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不面向市場,不面向群眾將來是沒有前途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提供部門一定要有市場取向。然後,根據群眾和市場的需求來決定我們的生產。
<p> <new_page/></p>
讓文化產業離市場再近一些
黑龍江省文化廳副廳長宋宏偉說,由於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黑龍江省的文化產業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小,基礎差,發展動力不足,落後於省內其他行業。隨著黑龍江省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產業是正面臨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文化部門應抓住這個機遇,創造有利條件采取更加有力地措施,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通過這次哈洽會的實戰,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市場的含義。
『我們一直提倡打造精品,培育品牌,走特色發展之路。』 宋宏偉說,藝術精品和文化品牌是一個地區文化藝術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志,對打造一個地區具有競爭優勢的文化產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黑龍江省經過悉心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精品和品牌,如龍江劇、二人轉、北大荒版畫、冰雪山水畫等。『做大做強文化產業需要更多的具有龍江特色的藝術精品和文化品牌來支橕。』 『然而更關鍵的是,在打造精品和培育品牌的過程中,要不斷增強市場意識和產業意識。面向市場抓好創作和策劃,是文化產品被市場認可的前提和基礎。』宋宏偉說,話劇《秋天的二人轉》在創作之初就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投入市場後即叫好又叫座,為精品生產如何做到更貼近市場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采取市場化運作手段是打造精品、培育品牌的重要環節。這次哈洽會上,也讓我們堅定了這樣的思想:讓文化產業離市場再近一些 『文化產業走進市場的具體表現應是對項目的重視。』黑龍江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處長王兵說,項目是產業發展的基本載體,要促進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必須選擇項目建設為突破口。
根雕藝術讓人們產生了濃厚興趣
大慶岩彩畫展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近幾年,黑龍江省推動省藝術中心相繼在臺灣、菲律賓、美國等地成功舉辦了『哈爾濱冰雕藝術展』;推動省雜技團對外開拓國際演出市場、對內與人合作成功的運作了劉德華和周華健的大型演唱會;扶持大企業、大公司興辦連鎖網吧,促進網絡文化業發展。通過這些項目推動和引導,黑龍江省的文藝演出業、網絡文化業、電影發行放映業以及冰雪文化產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氣象。王兵說,如今,我們已經有了這樣一個深切的體會,重視市場就必須重視具體項目,通過項目的發展建設,引導文化產業從數量擴張,粗放經營的初級產業形態走向規模競爭,集約經營的高級產業形態。這樣纔能引導文化產業更快地走上市場之路。這是我們當初要在哈洽會參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我們參展後的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