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電 24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獲悉,6月上旬以來,由於受強對流天氣影響,黑龍江省部分地區遭受暴雨和冰雹襲擊,給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很大損失。令人欣慰的是,除受災區外,今年全省農作物苗全、苗齊、苗情好於常年,並且長勢良好。
近段時期的暴雨、冰雹災害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雨量大,來勢猛。10日下午,寧安市、望奎縣等1小時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達到大暴雨程度。其中,寧安市沙蘭鎮5小時降雨達200毫米,強降雨導致山洪和泥石流暴發,沙蘭鎮被洪水襲擊,100多人被洪水吞噬,1228間房屋瞬間倒塌,損失慘重。二是降雹多,顆粒大。8日和9日,泰來、木蘭、五常、慶安、綏濱、蘿北等縣(市)遭受罕見冰雹襲擊,暴雨夾雜著冰雹傾瀉而下,持續1小時至2小時,冰雹顆粒最大的直徑達6厘米。有的地方一天內幾次受災,地表冰晶最厚達5厘米至10厘米,冰雹過後受災農田一片狼藉。三是程度重,損失大。暴雨、冰雹災害來勢之猛,時間之長,程度之重,損失之大是多年少有的。寧安市的山洪猝不及防,生靈涂炭,木蘭縣的冰雹使重災區農田幼苗蕩然無存,黑河市的暴雨使低窪地塊一片汪洋,農作物遭受滅頂之災。全省初步統計,直接經濟損失3.7369億元。
據各受災地區核查上報統計,截至20日全省有27個縣(市)、340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164萬人,死亡人口109人;倒塌房屋1630間,損壞房屋3682間;毀壞橋涵91座,道路63公裡;受災農田面積344萬畝,其中成災面積257萬畝,絕產面積67.4萬畝(其中大豆38萬畝、玉米16.2萬畝、水稻5.8萬畝、經濟作物7.4萬畝),經濟損失慘重。目前,全省已排除農田積水面積18.6萬畝,佔農田積水面積的98%,清淤泥面積3.3萬畝,佔89%,毀種面積47.2萬畝,佔絕產面積的70%。
另據統計,全省玉米、小麥、水稻、大豆四大糧食作物,一類苗面積9763.2萬畝,佔播種面積的86.4%,比上年增加2個百分點;二類苗面積1175.2萬畝,佔播種面積的10.4%,比上年減少1.9個百分點;三類苗及毀補種未出苗面積361.6萬畝,佔播種面積的3.2%,比上年減少0.5個百分點。四大糧食作物中,苗情最好的是水稻,其次是小麥和玉米,最後是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