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電 毒品犯罪隱蔽性高,沒有『內線』很難抓住他們的蛛絲馬跡。『內線』是哪兒來的?其實他們很多都是深入敵後、喬裝改扮的人民警察。為了搗毀一個販毒組織,這些『內線』們往往要打入販毒團伙周旋數月甚至數年。
相信『阿舉』這個名字,現在幾乎家喻戶曉。阿舉是黑龍江省緝毒警員,2004年8月,他臨危受命,只身打入販毒團伙600餘天,終將據稱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哈爾濱大毒梟抓捕歸案。
『阿舉』交出警徽和警服那一刻,身份也從一名警察變成了一個離婚的刑滿釋放人員。從那時起他每天只睡6小時,曾經連續36小時不睡覺,只用一分多鍾就能巧妙更換手機卡,性格由開朗到沈默,隨機應變地接受毒販隨時的盤查、詢問、監視……可以說,黑龍江省『8·17』特大制販冰毒案的破獲,阿舉功不可沒。這位臥底警察在媒體的宣傳下,給所有緝毒臥底乾警贏得了一個通用代號『阿舉』。
據統計,有70%的緝毒警察都有過喬裝改扮和臥底的經歷,在大大小小的涉毒案件偵破工作中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只是也許沒有阿舉那麼轟轟烈烈,再加之這件事本身就不宜宣揚,所以默默無聞。在緝毒戰斗中要人財並獲,『臥底』已成為緝毒警察越來越重要的一項技能和素質。
記者從哈爾濱市禁毒部門了解到,警方在偵破販毒大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采取打入毒販內部的方式,與毒犯斗智斗勇,最後一舉擒獲。阿舉的臥底英雄事跡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是新鮮、刺激、驚險的故事,但對於一名緝毒警察來說,卻是『與狼共舞』的經歷。
哈爾濱市一名也曾在販毒團伙中臥底的警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販毒團伙中臥底,危險系數可想而知,因為那些人一旦被擒就是死路一條(我國《刑法》規定:販毒50克可判死刑)。熟練使用販毒的『黑話』、『行話』,精通各種毒品特性、價格和吸食方法,對一切可能發生變故的應變……這些都是一名緝毒警察必備的能力,但最重要的,也是決定能否真正打入敵人內部的關鍵還是過硬的心理素質。
『阿舉』已成為千千萬萬緝毒警察的代名詞,從1997年哈爾濱市有了自己的禁毒專項警種以來,『阿舉』們便一刻不停地與涉毒人員進行生死較量。他們中有屢立戰功、威名赫赫的緝毒英雄,也有忠於職守、默默無聞的普通民警,無論是什麼樣的崗位,也無論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阿舉』們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實踐著對職業的敬愛和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