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摔暖瓶燒東西 離校不文明宿捨一片狼藉
2005-06-27 13:58:1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鄭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27日電 郁郁蔥蔥的林間小道曾留下多少美好的回憶,安靜整潔的自習室裡發奮讀書的情景令人難忘,象牙塔中充滿感動和激情的歲月又將要在這個夏天和很多學子們說聲再見。傷感、憧憬、迷茫,當所有情緒都匯集到畢業前的那一天時,一些『天驕』們選擇了以發泄的方式來告別曾經留下很多美好回憶的校園。

  天驕也『瘋狂』

  每年的6月底都是高校應屆畢業生離校的最後階段,而部分畢業生在苦讀四年後留給校園的告別『禮物』竟是肆意地破壞。24日,記者在南崗區學府四道街上與十幾名准備吃『散伙飯』的附近高校畢業生攀談起來,當詢問離校那天是否也要『發泄』一下的時候,幾名男同學異口同聲地表示:『四年了,在這個校園裡留下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但畢業的感覺很失落,想在離校的最後一天把自己的生活用品都砸掉、燒掉來發泄一下。』隨後,記者在附近某高校男生宿捨三樓的畢業生寢室裡看到,幾個已經撤掉被褥的床架上堆滿了垃圾,下面衣櫃的鐵門也被踹得嚴重變形,舊書、拖鞋、襪子和廢餐盒讓屋內的氣味十分難聞。在隔壁寢室裡,滿地的啤酒瓶子碎片和燒得已經面目全非的生活用品讓人無處下腳。一位男同學笑著告訴記者,走廊裡那些殘缺不全的凳子和電腦機箱過幾天就會從窗口劃出一道道漂亮的拋物線。

  而在對面女生宿捨樓外,記者發現牆上遍布鋼筆水和口紅劃過的痕跡。一位大四的女同學向記者說了心裡話:『在這兒生活了四年,馬上就要和同學、好朋友分手了,吃完「散伙飯」心裡挺難過的,就隨手向樓下扔些東西。』

  找平衡成『失態』原因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問起畢業生為何『鬧校』時,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心情不太好,同學都在鬧,我也就跟著一起鬧了』。很多畢業生坦言:這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從眾心理,而是某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在適當時機的一種釋放。一名聲稱自己在離校前一天晚上摔了6個暖壺的男同學告訴記者,反正這些平時的生活用品畢業了也帶不走,索性就全都拿來發泄情緒算了。

  大學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素質和思想本應該表現得優秀和成熟,但他們為什麼會在畢業前夕打砸起來?哈市某高校的一位輔導員王老師無奈地表示,每年畢業生離校的那兩天校方都很緊張,就怕『散伙飯』的酒精把學生們衝動情緒觸發起來。一旦有一名同學開始燒、砸,那麼響應的人群便會以極快的速度擴大,局面往往很難控制。『拿到畢業證的當天晚上最容易鬧事,部分心情復雜的畢業生似乎感覺打砸之後能為自己尋求平衡。』據王老師介紹,為了穩定學生情緒,畢業年級的輔導員經常要提前幾天和學生同吃同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送好他們大學裡的最後一程。

  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很重要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大學生畢業後過高的期望有時會落空,心理落差大就形成衝突、頹廢、暴躁的心態,畢業階段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很重要,也有利於他們平穩步入社會。』黑龍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呂傑認為,大學生心理輔導很重要,但目前這方面教育仍是『軟肋』。

  呂傑表示,高校裡多是年輕人,活動范圍小,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心理疏導應該是防患於未然,一旦已經激發了學生情緒,就可以考慮給他們一個突破口釋放出來,比如規定地點、時間,讓畢業生在有控制的前提下適當發泄情緒未嘗不是好事。而學校平時采用人性化管理,親情教育,用真情實感打動學生,讓他們心理問題及時得到解決纔是大學生能文明離校的前提保證。』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