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電 『真沒想到,我們只寫了一封信,鄉裡這麼快就解決了我們世代解決不了的吃水問題。』在克山縣古北鄉龍泉村第四村民小組,正在打水的村民張憲武,面對記者的采訪激動不已。
今年年初,古北鄉黨委和各村黨支部設立了『書記信箱』,農民有難事可以寫信向鄉黨委書記和村支部書記直說。兩級書記每兩天一開箱,及時閱讀處理。村裡解決不了的,村支部書記協調鄉裡解決。鄉解決不了的,鄉黨委書記協調縣裡解決,凡是投入『書記信箱』的信,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目前,鄉村兩級書記共收到信件193件,反映問題207件,已有150件得到妥善解決,有30多件正在處理中。
龍泉村四組是個缺水村,原來村裡只有一口地表井,井水又苦又澀,難以下咽。遇到乾旱季節,井水湧量減少,全村人得沒白沒黑地排隊打水吃,甚至到一公裡以外的鄰村去挑水吃。成年人大多得了大骨節病,到40多歲關節開始疼痛,婦女尤為嚴重,嚴重的喪失勞動能力。村裡的小孩與鄰村的同齡孩子相比,身高明顯矮一些,又黑又瘦又小。本村的姑娘逃跑似地往外嫁,外村的姑娘不肯嫁進來,村裡的光棍越來越多。
『書記信箱』設立後,村民們寫了一封要求改水的信,投到了『書記信箱』裡。苑正紅接到信後,決心為該組打一眼深水機井,徹底解決該組吃水難的問題。他多方籌措資金6萬元,並聯系打井隊到該組勘察鑽井。結果一直打到140多米纔打出水來。時隔不久,苑正紅又收到了該組村民的第二封信,反映的是:井雖然打好了,但村子貧困,拿不出錢來購置提水、蓄水、濾水等必備的飲水機井附屬設施。苑正紅再次組織籌款,全體鄉乾部籌集資金共5萬元,借給購買設備,四組的鄉親們終於在5月初吃到甘甜清澈、世代祈盼的好水。
『書記信箱』的運行,極大地方便了廣大群眾向黨組織和政府反映問題,表達民意。
去年因夏秋雨水大,翻車又陷車的十多公裡翻漿路讓秋收的農民著急又上火。今年春天,鄉村乾部和廣大農民義務出工出勞,鋪墊砂石600立方米,早早地將路都修好了,老百姓交通不堵,春耕不誤。
『書記信箱』的設立,讓農民少了煩心事,年初到現在,幫扶貧困戶670人,排查安全隱患97起,全鄉未發生一起群體訪和越級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