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電 『可以喂它點瓜子』,在太陽島松鼠園一位解說人員告訴一位游園的小朋友。小朋友把瓜子放在手裡,松鼠捧著吃了個美滋滋。『幾年沒來了,變化的確很大啊!』很多游客如是說。這是26日,記者在太陽島三期改造收尾階段時探園的一些見聞。歷時近三年斥資5.5億元的太陽島改造工程,在人們的關注中,漸次掀開了蓋頭。
核心景區滿眼綠
由加拿大一景觀設計公司規劃設計,投資1億元的三期改造工程,其中生態建設投入為5700萬元。植入樹木10萬株,整個景區形成了喬木、灌木、綠地錯落有致的生態園區。『在核心景區見不到裸露地面』,風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三期改造,生態先行,讓舊地重游的人們,找回天藍水清島綠的昔日畫卷。』風景區管理局一負責同志說。據了解,在綠化提檔昇級工程中,涉及面積80多公頃,栽植紅松、沙松等48個品種喬木10萬株,丁香,錦帶等花灌木29個品種共10萬餘株,草花1500平方米,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5000餘平方米,草坪11.7萬平方米,五色草花壇130平方米。
島綠了,眾鳥紛至沓來。據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太陽島的野生動物種類逐漸減少。在太陽島三期改造的進程中,野生動物增加40多種,大雁、貓頭鷹、野鴛鴦、野雞等鳥類重返故園,島外周邊野雞數量已達千只以上。
借鑒加拿大布查德花園造園風格改造的花卉園,佔地面積從3公頃擴大到近7公頃,不同色彩的花卉被賦予了不同的主題分類栽種。並按照12星座,劃分為白羊紫薇苑、金牛青藤苑、雙子百合苑等12個花苑,游人可在百花園中,找到自己的星座。花卉園也將成為一個園藝科普基地,寓教於樂,妙味橫生。
郊野風光依然是太陽島風景的主題之一,三期改造為使昨日風光重現,島內劈開一條一公裡長的綠河,新建一處陽光沙灘浴場,蘆葦在河面上搖曳,游人在水中徜徉,自然風物與人文建造重奏著如夢如煙的懷舊金曲。
中西文化繪新景
三期改造,從以往的郊野風光延伸開來,形成了郊野風光、歐陸風情、冰雪文化和北方特色並舉的新格局。
雪博會展區佔地25公頃,冬季作為雪雕的展區,其他季節作為生態休閑區。新的雪博會展區解決了以往接電難、布局散等問題,其他季節游人可在此登高攬勝。
首個哈爾濱冰雪文化展覽館目前已經得到哈市政府的批准。展館已經選址,目前正在籌劃面向社會征集展品工作,預計9月份正式開館。以圖片、實物、資料、雕塑、景觀沙盤和影視效果,向中外游客模擬演示冰雕、雪雕作品的創作、制作過程和天然冰雪的形成過程,追溯冰雪藝術的起源、成熟和發展,打造室內冰雪世界,該館擬設自然冰雪展區、人文冰雪展區等六個展區。
7月將與游人見面的俄羅斯畫家村是太陽島三期改造的一個新舉措。20名左右俄羅斯中青年優秀畫家駐太陽島寫生創作,成為集創作、展示、藝術教學與交流為一體的復合式研發實體。此外,在錦江裡區域復建當年三大建築景觀之一的米尼阿久爾西餐廳(太陽島餐廳)工作已進入論證設計方案階段。新展區向游人展示濃郁的俄羅斯風情。
東北抗聯紀念園、北方民藝精品館、太陽島藝術館則展示著北方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據了解,目前太陽島正申請成立中國冰雪藝術協會,來凝聚冰雪人纔和昇級冰雪產業。
太陽島已重新命名街路和景觀景點名稱,這些名稱要有太陽島文化的味道。太陽瀑、浴日臺,這些名稱以後將被哈爾濱市民和游人所熟悉,園內采用歐式設計指示標牌,精美別致。
設施景點以人為本
太陽島三期改造的一個特點是,很多景點因勢而成,怡人而建。為觀賞和通行更暢通,三期工程對整個路網進行調整,形成了堤路———大的環路和園內小的環路,兩條環路之間又有道路相通。圍堤改造也是三期改造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靠近景區內側,填土方做地形調整,讓游客身置其間感覺舒展自然,能切實感受到島在水中。
三期改造前,水衝公廁只有4座,改造後增加至14座,雪博會展區公廁冬季可用暖水洗手。新增了400套休息長椅,供游人小憩、讀書等。對島內鹿、天鵝和松鼠繼續進行親人性馴化,讓人在親近動物時感受到和諧與野趣。園外標識將指示出電瓶公交車線路和街路、景點、駐島單位等。太陽島成立的生態看護小組,17人專門負責保護島內動物不被濫捕濫殺,植被不被破壞。